最新消息

[活動訊息] 12/13(四) 台大政治博生論壇

一、論文題目:再思考中國因素─從1991年後台韓對中直接投資來觀察

二、發表人:周延(台大政治學系博士班學生)

三、評論人:李沃牆教授(淡江財金系)、黃兆年助理教授(淡江陸研所)

四、日期時間:2018年12月13日(四)晚間7-9點 (6:30開放入場)

五、地點:台大社科院大樓,7樓713討論室

六、、報名:一律以線上報名,請至 https://goo.gl/forms/f9rhjh73HIsy75XY2 填寫報名表;報名受理之後若有事無法前來,亦請來信告知。

七、論文摘要:
近年來,「中國因素」往往成為台灣學界、媒體界探討的重心,探討中國因素從政經社等各面向影響台灣各種日常,政治上以中國「官僚資本主義」滲透,對台灣民主形成挑戰,再到經濟上台灣企業赴中後快速擴大規模後,轉身回到台灣成為「進擊的巨人」,然而,面對中國崛起,受「中國因素」影響,目前文獻僅有針對臺灣、香港案例做案例分析,其他國家是否同樣適用中國因素?

距離中國亦只有直尺之遙的南韓,與台灣一樣,做為二戰後後進發展國家,經過50餘年發展,均已步入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極高的國家,從過去兩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相同發展背景環境,如:均受日本帝國殖民、戰後反共威權與產業保護政策、民主化經驗;經歷過相同事件,但卻產不同程度影響,如:韓戰、亞洲金融風暴等。這些共同經歷的時期與事件,造成台韓雙方經濟成長時期接近,以及選擇發主導展產業類別相似。

隨著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後,台灣與南韓業者就陸續「偷跑」投資中國,這些投資中國的外商,成為日後中國與了解民主國家或進一步影響特定民主國家的「跳板」,同在東亞地區的臺、韓兩國,1990年代後,蘇聯為首的共產體系瓦解後,民主國家與共產國家陸續開始政治、經濟交流後,過去高舉「反共」意識形態的兩國,在面對同樣歸屬共產集團的中國,特別是隨著中國逐漸發後,經濟實力逐漸崛起後,積極展現各種影響力時,中國政府是否運用具政治性的「中國因素」,積極拉攏對中投資的台灣、南韓業者?又在中國對於統一台灣有企圖心的情況下,合理假設中國對於台商拉攏的政治性優惠,理應高於韓商,反應出來的投資比重是否真實如此?又投資因素也參雜其他其他經濟、社會文化因素,中國因素的政治性優惠,是否真的對實際投資影響較大?本文透過對臺、韓對中直接投資比重結果來觀察,並嘗試說明此結果與中國因素的連結程度,並比較運用中國因素拉攏外國直接投資,是否因為對台企圖明顯,而對韓國、台灣有差別性對待?

 更新時間: 2018-12-11 09: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