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系友演講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才需求—社會新鮮人的生涯規劃

趙辛哲(66年畢,瑞士銀行台北分行總經理 / 瑞士銀行集團台灣區負責人) 張芝瑾(95,臺大政治學系碩士生)記錄整理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才需求—社會新鮮人的生涯規劃海報

掌握自我興趣,政治系出路寬廣

很開心今天能有機會來這裡演講,而且今年正好是我畢業三十周年,能和學弟妹分享畢業以來在金融界服務的經驗,特別具有意義,希望這一個多鐘頭的演講能讓大家都有所收穫。

因為今天來聽演講的同學大部分是政治系大一的學生,我想大家可能會面臨是否要轉系或未來就業出路的問題,所以首先我想回顧一下我的同學從政治系畢業之後都在做些什麼,讓大家作為參考。我們這班畢業的同學有人在學界擔任教授,也有不少同學擔任公職,在外交部、銓敘部、法院等服務,也有很多從商,像我本身從事銀行金融,有同學則是到大陸投資、當會計師,還有人投入資訊電子業、科技業、醫藥公司等等,可見政治系畢業之後的發展十分寬廣,並不一定限於從事政治相關的行業。再以我自己服務的銀行業為例,我的同事中有人畢業於法律系、也有來自於理工科系的,顯示出大學所學的和未來的工作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因此對大家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己的興趣所在,不斷的努力學習,未來將會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金融市場的主要架構

學弟妹對金融市場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希望先從介紹金融市場的基本概念開始。首先是金融市場的功能,我們可以依據使用的金融工具分為兩大類,一個為交易和信用功能,主要使用如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工具,另一個功能則是投資和儲蓄,包括存款、債券、股票等。在金融市場的體系中,資金的流動是代表一種資源的配置與風險的分擔,例如當銀行把錢借給中鋼,就代表資金是流向鋼鐵產業,因此金融市場實際上扮演著聯繫經濟體系中各個市場的重要角色,與各行各業都具相關性。所以雖然我只換過一次工作,但是藉著在金融市場服務,卻能夠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另外特別說明一個我們在金融市場中常運用的概念-間接金融和直接金融,所謂間接金融是指將錢交由銀行去投資,由銀行來承擔風險,直接金融則是自己購買股票、債券等,運用資本市場運作,必須自行承擔盈虧。

瞭解金融市場主要功能之後,我們接著看看金融市場可以分成哪些類別。例如以交易工具區分,可以分為資本市場或貨幣市場;以發行的市場功能區分,分成初次發行的初級市場或是再度發行的流通市場;以期限區分,可能是現貨交易或是期貨交易;以交易的標的物區分,包括有商品市場、資金、債券、股票市場等;以交易形式區分,則分成有形和無形的市場,有形市場是指透過證券行的交易員進行交易,無形市場則是利用電子交易,無須使用人工集中交易。大約從十幾年前開始,台灣大部分就都採用無形市場的電子交易形式,所以我們在台灣看到的股市新聞幾乎都是呈現投資者觀看電視牆的表情,而不是交易員的反應。不過某些美國的證券行因為覺得集中交易比較有人氣,所以目前還部份繼續使用人工交易的形式,如紐約証券交易所。

最後我們要談的是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總共有六大項: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證券業者、保險公司、退休基金、公司行號以及個人。前三者主要是擔任仲介角色,負責資金的流動和交易,後三者則是資金最終的提供者或使用者。綜合上述之金融市場的功能、類別和主要參與者,就是金融市場的主要架構。

全球金融市場的趨勢

接下來要和大家報告關於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第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全球化。由於全球的經濟貿易邁向整合,許多公司的業務都擴及世界各地,相對而言,銀行就必須因應客戶所需,發展出全球性的金融服務。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跨國性的銀行併購案,例如最近就發生荷蘭銀行被三家國際性銀行,包括蘇格蘭銀行、西班牙銀行以及比利時Fortis銀行聯合併購,將原來的荷蘭銀行一分為三、各取所需,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目的,進一步的強化全球競爭力,服務更多的客戶。

第二個是混業或是跨業經營的新趨勢。金融市場有三大產業: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但傳統上只有歐洲地區允許銀行可以跨業經營,其他如美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都規定如果是商業銀行,就不能跨足證券業、保險業,也就是每種產業的業務只能各自經營。十幾年前,美國開始改變傳統,而台灣也在2000年、2001年左右通過金控法,開放銀行進行跨業經營。跨業經營的好處是可以增加銀行服務的內容、擴大銀行的服務範圍,像以前的商業銀行只能存款、放款,但現在可以買賣簡單的保險商品、基金,利用同樣的管道販售更多樣化的產品,不僅增加銀行的收入,相對也降低成本,有利於銀行擴大規模。

第三個趨勢是金融業的創新速度加快。除了因應國際化之外,加速創新的背景原因還有各國對金融產品的限制鬆綁,減少了發展新產品的束縛。還有科技發達,通訊技術進步,資金流動的速度加快、規模加大,於是對創新產品的需求增加,再加上銀行都走向跨業經營,更能推出很多各種不同的產品組合。不過相對而言,由於創新速度快,出現很多新的、複雜的產品,所以金融業者及客戶是否可以認清風險,金融的主管機關是否需要訂定規範等也就成為相關的重要課題。像今年美國發生次級房貸的案子,基本上就是起因於這五年金融產業創新速度太快,忽略了基本的風險規範,失去自我約束,才造成金融危機,而台灣的金融業者也受到連帶的影響。

伴隨著國際化、金融創新的發展,第四個趨勢就是跨國金融監管的合作。由於現在的銀行、保險業、證券公司有相當部份的營運在別的國家,所以需要面臨的法規制度都不盡相同,成為金融監管機構面臨的重大挑戰。以我服務的瑞士銀行為例,在亞洲十三個國家都有營運據點,總業務收入有七成都來自於瑞士以外的國家,八萬個員工當中有兩萬多人是在美國工作,因此如何恰當、合適的監管就是很大的挑戰。由於各國皆有資訊保密的規定,所以為了順利進行跨國監督的合作,台灣也必須和其他國家的金融監管機構簽訂備忘錄,透過與當地國家的合作,才能調查台灣的銀行在世界各地的業務。

從整體方向來說,以上所提的全球化、混業經營、創新速度加快以及跨國監督的合作,就是我個人認為過去十年甚至延續到未來十年,全球金融產業非常重要的四大發展趨勢。

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

觀察了全球的金融產業,那台灣的金融產業又面臨哪些課題呢?我想我們可以先從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這三大金融產業來觀察和分析。

以銀行業來說,目前台灣的銀行過於分散,像新加坡國內的前三大銀行加起來的市占率高達70%,但是台灣最大的銀行-台灣銀行的市占率也只有7%,台灣前五大銀行加起來也只占市場的30%。除了分散之外,台灣銀行業的規模也不夠大,新加坡國內的前兩大銀行都名列世界百大銀行之內,香港也有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兩家世界百大銀行,可是台灣卻只有台灣銀行排名世界一百大之內,約七十、八十名左右。像荷蘭的人口在兩千萬左右,就有荷蘭銀行和ING銀行兩家大規模的銀行,比對台灣的人口數來說,應該要以前五大銀行加起來的市占率達到60%、70%為目標,才能改善目前台灣的銀行過於分散,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問題。台灣銀行業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公股的比例偏高,以致於銀行運作體系不夠商業化,效率較低落。針對於此,政府也一直推動銀行公股民營化的政策,但可能是因為相關措施沒有規劃的很完善,使得各界對銀行民營化的爭議不斷。不過民營化或增加產品線的政策都很正確,是台灣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最後,台灣的銀行業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營運的報酬率不高。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台灣的資金氾濫,也許是由於企業投資擴充到大陸及海外較多,造成台灣銀行業進行台幣放款的業務相對減少。另一個原因則是各家銀行業務的同質性很高,例如前幾年流行信用卡,每家銀行就一窩蜂的宣傳信用卡業務。近年來盛行財富管理,各個銀行又紛紛推出相關方案。由於每家銀行的業務都大同小異,加劇了彼此之間的競爭,也造成銀行營運報酬率偏低的情況。

接著要探討的是台灣的證券業。台灣的證券業大致面臨三個主要的課題,分別是國際化程度不足、散戶偏多以及缺乏新的上櫃、上市公司。以台灣證券業來說,其他國家的公司在台灣上市發行股票、債券來募集資金的比例非常低,可見國際化的程度不足,而這和台灣政府對外匯的管制是否夠自由化密切相關。至於台灣散戶偏多的情形,指的是台灣多由個人直接進入股票市場交易,而不像國際上多交由專業經理人操盤,可能是交給保險公司,或是將退休金交由基金公司管理。不過台灣近年來的狀況逐漸改變,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透過法人經營運作。還有最近兩、三年來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新的上櫃、上市公司數量減少。除了牽涉到整體經濟不景氣之外,也因為許多公司都在大陸投資,可是台灣政府對上櫃公司的大陸資本額有規定40%的上限,因而影響了公司在台灣上市、上櫃的意願,而轉往在香港、新加坡上市,以便利於前往大陸投資。

最後關於台灣的保險業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因應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現象。由於保險業是社會安全體系的重要一環,所以保險業將來必須強調能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自給自足,推出保障型的產品。另外,保險業目前還面臨到報酬率過低的問題。一般而言,目前保險公司要達到資產報酬率4~5%左右,才能實現合約的承諾,對死亡或殘疾的保險人負起給付的責任。但是台灣現在存款的利率很低,一年才大概2%,加上房地產、股票市場的景氣不佳,所以無論是國內投資或存款的獲利都無法提供保險業足夠的資金進行給付,以致於保險業近年來不斷爭取前往國外投資的機會,不過雖然到國外投資的利率提高,相對也要擔負匯率的風險。

三大金融產業的發展,各自都面臨一些問題,不過台灣的金融產業相對於其他行業而言,仍然是高生產值的產業。目前台灣金融產業占GDP的10.3%,人員占總就業人口的4%,大概49萬人。如果台灣學習香港和新加坡的經驗,將服務業發展出口,例如成立金融中心,將服務範圍括及大陸和亞洲其他地方,那麼GDP就可以提高到13%到14%。再以整體而言,台灣的金融產業也出現和全球金融產業相同的發展趨勢。以擴大規模來講,和2000年相比,台灣的銀行從53家到39家,證券行從163家到137家,表示台灣的金融產業在持續整合當中,只是我們覺得仍然有整合的空間,需要繼續努力。還有先前提到台灣通過金控法之後,走向混業經營,目前台灣一共成立了14家金控,可以交叉銷售基金、保險等各種產品組合。另外一個趨勢是台灣市場的國際化,總計台灣有12家銀行的資本結構有超過5%的外資,有的銀行甚至已經由外資主導,例如花旗銀行 (華僑銀行)、荷蘭銀行 (花企) 、渣打銀行 (新竹) 、大眾銀行等,這些外資銀行的作風比較積極,國際化的速度比較快,因此對台灣金融業的發展將有激化的作用。在證券業和保險業方面,也有12家證券商、10家以上的保險業都引進外資或由外資主導,台灣的股市也有三分之一的資金是來自外資。

最後,在台灣金融產業發展的這個部份,我想大家最有興趣的應該是金融產業究竟需要哪些人才?其實因為金融產業擴大規模、創新等趨勢,因此對於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只是需要的人才類別也隨著發展趨勢而一直變動。像前幾年風行信用卡,所以各家銀行都招募推銷辦理信用卡的業務人員,但是近幾年銀行主要的業務不再是信用卡,對業務人員的需求量就相應下降。以目前的需求來說,首推財富管理人才,因為現在銀行販售的產品很多,像基金就分成平衡型、股票型或是債券型,又可以看是想買投資拉丁美洲還是投資歐洲地區的基金;保險業也有分投資型的產品或是保障型的產品等。由於金融產品的多元化和複雜化,所以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向客戶進行分析和解說,推動財富管理業務。還有銀行也很需要人才來負責衍生性的金融產品,包括產品的設計、風險的管理,而這類工作可能需要統計和數學的基礎,所以銀行家也有畢業於物理系、數學系等理工科的同事,發揮數學優勢,負責估算風險。另外,短期來講很熱門的是商品交易的人才,因為這一兩年當中,像石油、玉米、小麥、金屬等商品的價格上漲很快,所以傳統商品成為重要的投資標的。最近報紙上就報導台塑的一個部門主管被外商銀行挖角,到銀行裡負責油品交易。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金融產業的人才需求隨時都在變動,在場聽演講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大一的學生,如果現在就立志投入哪種部門,等到畢業的時候,情況也可能已經大不相同。不過,長期而言,好的業務人員都還會是金融產業所需要的人才。

未來領袖人才的甄選-雇主的角度

以上簡單介紹了金融產業的狀況,接下來的時間我想和大家聊聊未來的生涯規劃。其實我個人認為,人生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在場的大家都還很年輕,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要談生涯規劃的話,我想先從雇主的角度切入,讓大家在學習的階段中,早一步瞭解未來求職時可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比較能被雇主賞識。在這裡我借用一家國際性的人力資源公司的研究部主管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首先,未來的領袖人才必須具備四個商數。第一個是傳統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 ) ,智力商數,注重個人的聰明才智。第二個是CQ(capacity quotient ),能力商數,牽涉到專業的知識、經驗,以及執行業務的能力。第三個商數是RQ(relationship quotient),人際商數。不僅要重視對客戶的服務和聯繫,還包括與同事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因為現在公司都從金字塔型改為扁平式的組織,所以除了和主管溝通之外,還常常需要動員其他的部門一起合作,所以如何激發他人的認同、取得他人對自己的信任無論是對外或對內都非常重要。第四個是GQ(global quotient ), 全球商數。因為公司全球化的經營,銷售對象有很多國家,生產基地也可能位於美國、歐洲各地,所以要對各個國家的語言、文化都有基本的瞭解,如果有實際生活的經驗更好。當然,實際上,我們很難找到四個商數都很強的人,所以在招募人才的時候,雇主除了運用這四個商數,還會評估求職者個人的喜好,找到適合的職務位置。例如負責全球的製造業務,可能就要找GQ強一點的人才,如果是在研發部門,那IQ和CQ可能就比較重要。

更具體一點地說, 求職的時候,人事部主管通常會注重某些項目。例如覺得學歷或是傑出表現和成就可以反映IQ和CQ,或是重視是否有實習或專業的經驗,也會觀察求職者有沒有充分的企圖心,如果說他的母親是日本人,從小就學習日文,但是在學校卻選修日文課,感覺就過於怠惰、進取心不夠。另外現在也越來越強調特殊的成長和學習經歷,像我認識的一個銀行同業,他本身是華人,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廣東人,可是他在非洲的迦納出生,到英國唸書,畢業後前往新加坡工作了十年,拿到公民,後來又去上海發展,現在則在台灣工作。這種多元化的背景,正好能符合當前公司發展的國際化趨勢,所以具有加分的效果。還要注意的是不要有不明原因的斷層,例如有半年、一年的時間無法解釋在做什麼事情,那雇主也會比較懷有疑慮。

最後,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們公司內部對負責面試的主管的建議,雖然和大家不是直接有關的,不過知己知彼,進一步瞭解面試的主管想些什麼,勝算也比較大。首先,我們常鼓勵面試的主管「不要怕用比你能幹的人」,如此一來組織才能不斷進步。再來,團隊精神很重要,即使求職者個人的IQ和CQ很強,如果他的RQ不好,不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那雇用他反而會成為問題的來源。另外,可能有時候會發生經歷很好的求職者來應徵比較低階的工作,我們會希望面試的主管不要拒絕這種over qualify的狀況,不要認為這個工作學士就可以做,於是就拒絕是博士的求職者,因為最重要的是求職者個人的工作意願,以及未來能發揮的潛力。還有在選擇人才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唯才適用,避免因為只是年資長、或是人情壓力就決定雇用,否則長久而言,會對公司造成問題。

個人的生涯規劃

演講的最後一部分,我希望能從同學的角度來講生涯規劃的重點,所以和大家分享兩年前蘋果電腦的創辦人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這場演講主要的重點是在講述他的人生面臨過三個危機,一個是大學讀了半年就休學、一個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以及罹患胰臟癌,瀕臨死亡。而這三個雖然都是很大的危機,但也都對他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啟示。

第一個事情是大學選擇休學,主要是因為他的養父母是工人階級,經濟狀況不好,所以雖然養父母很支持他唸書,但他還是主動決定辦理休學。不過當時他仍然到學校旁聽一門關於英文書寫的課。這門課看起來和電腦、資訊都沒有關係,當初也只是出於興趣而去旁聽,但十年之後,他回想起來才發現這門課對他發生很大的效用。因為電腦剛開始發展的時候,還沒有個人電腦,而且電腦列印都是針孔點字,字型不好看。而蘋果電腦的突破就在於發展出第一台個人電腦,還可以自己選擇字體,列印出來的字就和印刷廠印的一樣,因此一炮而紅。而自由選擇字型的想法,其實就是源自於英文書寫的課程,讓他對字型有敏感度,知道什麼是漂亮的、讓人喜歡的字體。從這個經驗中,他發現其實人生是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有時候太早想以後要做什麼,未來也並不一定就是如此發展。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他被自己創辦的公司解僱。這是因為他雖然是一個好的創辦者,卻不是一個好的經營者,所以董事會決定開除他,另外聘請專業的經理人。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讓他在同業當中非常沒有面子,不過掙扎半年後,他覺得自己依然很喜歡這個行業,於是著手創辦新的電腦動畫公司,像玩具總動員就是他的動畫作品。結果由於動畫公司發展的很成功,蘋果公司的董事會就決定合併動畫公司,並重新聘請他擔任董事長。他以這個經驗為例,強調不管做什麼,都一定要追求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事,堅持到底。那第三個是他面臨死亡的危機,罹患胰臟癌。一般而言胰臟癌治癒的機率不高,後來他運氣好,手術很成功。不過這個接近死亡的體驗,讓他明白人最終都難免一死,所以活著的時候應該將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以上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故事,希望能對大家的生涯選擇產生一些啟示,在面對危機的時候要保持信心,並保有不斷學習的心,勇於面對挑戰。在演講的最後,蘋果電腦創辦人送給史丹佛大學的畢業生八個字,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今天我也在這裡轉贈給各位:「求知若饑,虛心若愚」。大家已經進入台灣最好的學府,有很多的資源可以運用,而且年輕就是本錢,只要不斷學習,掌握自己的興趣,我相信各位未來都會有很好的生涯發展。

問與答: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才需求—社會新鮮人的生涯規劃演講現場

1.問:請問學長為何會從政治系跨足到銀行業呢?是不是當初在大學的時候就有特別的規劃呢?

答:大概是在大三的時候,一方面因為我對經濟有興趣,有選修總經、個經的課程,再加上MBA願意接受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申請,所以我開始考慮畢業之後可以出國念MBA。那除了經濟以外,大四的時候我也有選修會計,當時覺得太機械化,但出國之後必須再念會計,就發現其實滿有趣的,因為會計是商業活動的基礎。不過基本上我對政治系的課還是很有興趣,我自己是國關組的,覺得很多課都能開闊視野,激發想法,更重要的是大學時代和同學的互動、結交朋友,或是參加社團,像我參加交響樂團,對成長都很有幫助。那交朋友不是說就是為了未來可以在業務上互相幫忙,像我自己的同學從事各行各業,在工作上也不一定會遇到,所以重要的是和同學、朋友在彼此溝通、交談的過程中,能夠幫助自己開闊眼界或是有不同觀念的啟發。

2.問:學長你好,我是政研所碩士班三年級的學生,有兩個問題想請問學長:第一個問題是想替學弟妹爭取福利,請問學長是否能開放管道讓大學部的同學進入瑞士銀行實習?讓學弟妹能有培養RQ和CQ,還有增加特殊經驗的機會。第二個是我自己想要請教的問題,因為剛剛學長在演講中有提到台灣目前有很多銀行由外資主導,可是我們也會看到報章媒體還是常報導外商公司覺得台灣的管制還是太多,那依照學長在金融界服務多年的經驗,是如何看待台灣對於外資的態度呢?究竟是還有很多管制,還是已經很自由、開放,給外資平等競爭的機會?換個方式講,那學長覺得引進外資對台灣本身金融產業的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 另外一個問題是剛剛學長也有提到金融產業規模大小和競爭力的問題,那我很好奇的是對於台灣金融制度如何促進併購,學長又有什麼看法?

答:首先,我想關於開放實習機會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你也的確有照顧學弟妹。瑞銀在台灣的業務雖然很多,但也很精細,所以需要的人力不多。不過我們銀行每年還是會舉辦暑期工讀的intern program,特別是會到台大、政大、清大等學校去招募實習生,主要是針對大三升大四的學生,如果大家到時候有興趣的話,都可以來申請。另外部門如果需要人,也會臨時招募工讀生進來幫忙,像之前就有一位政治系畢業的學生來做了三個月的工讀生。不過因為我們不是做消費金融的銀行,員工總共才三百多人,所以每年暑假大約招收十位左右的實習生,不像花旗、匯豐的員工都達到上千人,招收實習生的名額可能有更大的空間。

再來是關於台灣對外資的態度。我想每個國家都覺得金融產業是很重要的行業,所以對外資難免都有一些限制,但相對起來,我個人認為台灣基本上是滿開放的,像是證券業或保險業都開放外資進來,至於銀行業的話,如果像台灣銀行要賣給外國人我想是不太可能,但是一般的中型銀行需要外資幫助的話,其實都滿可行的,像花旗銀行就買下華僑銀行、渣打銀行買了新竹商銀。

另外台灣對外資的管制是金額方面,規定每個人每年可以匯出去的錢是500萬美金,公司的話是一年5000萬美金,如果有特別投資需求,也可以經過申請,進行審查。不過規模比較大的外商公司一年進出金額可能超過5000萬美金,所以它們還是希望不用經過審查,能更快速、更自由化,因此覺得台灣還是有些限制,沒有像倫敦、紐約等金融城市一樣的開放。不過我個人認為台灣對外資的基本態度很友善,比起大陸、韓國一些國家來說還是比較寬鬆的。

那在併購方面,台灣過去幾年進行的不夠順利,主要還是因為執行的程序不夠公開、透明化,所以覺得不夠公平。不過因為外資持續的進入台灣,所以對既有的金融業者產生很大的壓力,因此我覺得台灣併購的趨勢還是會持續,等到累積比較多的經驗之後,併購進行的速度和過程就會比較快速和順利。

3.問:想請教學長從政治系畢業到擔任瑞士銀行的台灣區總經理,當中遭遇到的最大危機或挑戰是什麼?如何解決?

答:我覺得我好像比較幸運一點,沒有遇到非常大的危機。當然以個別的案子來說,有的特別難辦,不過要說比較大的挑戰,應該算是1992年從商業銀行的存款、放款業務,轉成要做投資銀行。不過之前我在澳洲雪梨待過兩年,所以也接觸過投資銀行業務,不算完全陌生,而且我運氣很好,因為投資業務當時在台灣也剛開始發展,客戶也是剛開始接觸,所以我就和客戶一同學習,慢慢累積知識,幫忙公司到海外發行股票,像台塑在國外募資、中鋼釋股等都是當時曾經辦理的案子。所以我想重點還是我剛剛說過的要保持信心,勇於面對挑戰,就能解決危機,還有一定要心安理得,不要做出違反常規的事情。

4.問:可能我對於瑞銀的客觀了解還不夠多,但常常在電影當中看到某些秘密資料或情報,或是毒販把資金存在瑞士銀行的情節,那想請問學長像瑞士銀行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是不是可能導致道德上的問題?

答:我想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疑問,大家都常會問瑞銀裡面是不是有神秘的帳戶。那我想瑞士銀行的保密性是牽涉到歷史的問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很多猶太人為了躲避納粹,都將錢存進中立的瑞士銀行。可是經過戰亂,有人可能已經去世,後代子孫也未必知道當初有存款,所以瑞銀裡面的確有一些無主的帳戶。不過現在只要提供證明,就可以透過基金會負責管理和開通,就可以合法的動用這些帳戶裡的資金。

另外的問題就是成為犯罪資金的藏身之所,尤其像是毒品交易等資金的流動。那這對瑞士銀行甚至是各個銀行當然都是一種挑戰,因為過去只要有身分證、地址就可以接受開戶申請,但現在就必須了解客戶資金的來源,才能接受開戶,所以現在如果有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來瑞士銀行開戶就不太容易,必須送到總行去特別說明,證明他的資金來源的正當性。另外,雖然瑞士銀行的保密規定很嚴格,但是瑞士銀行面對的主管機關不僅是金融監理機構,也須依當地所在國的法律行事,因此只要法院經過合法程序提出相關證明和文件,就可以要求銀行配合查明資金來源,像台灣軍售的案子或是美國的911事件,瑞士銀行都會配合查緝。

5.問:假設您是今天來聽演講的同學,您會想問什麼問題呢?

答:好像重要的問題你們剛剛都問了,本來我在想如果你們都沒有提問題,剛那我可能會討論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像是兩岸的貿易、金融危機等,不過這些問題到你們畢業的時候,情況可能又都已經不同。所以我應該會想問大學時代的哪門課最重要或最有幫助。我唸書的時候還在戒嚴,所以有很多資訊無法接觸,但是透過胡佛老師教的政治學,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很多觀念。後來到美國留學的時候,自己就能比較客觀,不會覺得國民黨或蔣介石就都是好的或不好的,很多其他科系畢業的學生反而想法就比較極端,沒有辦法想通,不像我們政治系的學生那時就能不再把領袖神化,提早建立了很多關於民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