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冷戰時期日本聯合政府與政治改革
作者:楊鈞池
摘要 / PDF 全文下載
本文從政治史的角度,旨在探討日本在一九九○年代出現聯合政府的原因、演變及其影響。 最近十年內,日本政治出現劇烈的變化。一九九三年八月九日,以細川護熙為首相的聯合政府成立,並結束自民黨長達三十八年的一黨執政時期;但隨即不到一年的時間,自民黨分化細川護熙聯合政府的力量,且拉攏社會黨而重新取得執政權,從此至今,聯合政府的執政模式成為日本政治之常態。 本文認為,自民黨的垮台以及聯合政府的常態化,不僅反映民意對政黨偏好的轉變,也顯示出日本政黨的分裂與重組,更是日本面對全球化政經結構的轉變而重新尋求適當的治理模式。因此,聯合政府的出現與演變,可說是政治改革浪潮下的結果之一。 日本民意要求的政治改革,是希望改變「利益誘導型政治」的弊病。所謂「利益誘導型政治」是指,日本精英認為在冷戰時期最好的發展策略在於強調經濟發展,致使激進的權眾運動與朝野政黨對決的政爭因而逐漸沉靜,政治系統的運作則透過官僚體系的行政指導、大企業提供的政治獻金以及政黨的派閥運作,使得自民黨、官僚、財界逐漸結為利益共同體,既可維持穩定的政經秩序,也可強化自民黨作為主導型政黨的地位與權力。 在冷戰時期,自民黨可以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透過「利益誘導型」的政治本質而長期掌握政權;但是到了後冷戰時期,這種「利益誘導型」政治本質卻成為被改革的對象之一,掀起日本在後冷戰時期的政治改革浪潮,自民黨因而失去作為主導型政黨的地位,日本政治進入聯合政府的治理模式。
關鍵詞:政治改革、政黨重組、日本政治、聯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