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總裁初選的實施與挫折:1977 年至 1989 年
作者:吳明上
摘要 / PDF 全文下載
一般對政治的觀察,會將焦點集中在政治領導者。日本是採用內閣制度的國家,首相是政治上的最高領導者,而且往往由自民黨總裁擔任。因此,自民黨總裁選舉是觀察日本政治的焦點。
1960 年代開始,民主國家的政黨紛紛賦予黨員參與選舉政黨領袖的權力。自民黨於 1977 年在總裁選舉制度中,訂定了初選制度,除了國會議員外,黨員也能夠參與總裁選舉。自民黨做為民主國家日本的政黨,為何於 1977 年才制訂總裁初選制度?又為何僅實施二次就遭到修改?以往對於總裁選出的研究,大致將焦點置於派閥之間的競合關係,本文擬就總裁選舉制度的新角度,解釋總裁的選出與自民黨政治的變化。
本文研究發現,自民黨制訂初選制度的原因,主要是自民黨因爆發金錢醜聞,導致政權出現重大危機,因此藉由賦予黨員選舉總裁的權力,塑造自民黨開放性的形象,挽回失去的民意支持度。但在政治家個人政治利益的算計下,初選反而成為派閥擴張勢力的機制,導致僅實施二次便告終結,再度回到以派閥勢力為主的選舉制度。
關鍵詞:初選、國會議員、政黨政治、派閥政治、自民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