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出版日期 2004 年 12 月

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

作者:廖坤榮

摘要 / PDF 全文下載

台灣農會已有近百年之發展歷史,然而近年來其社會形象欠佳,一時間似變得一文不值,農會往往被與地方派系政治劃上等號,外界紛將其與選舉聯想在一起,農會似已被認定政治性格化。但是,儘管農會面臨內在危機與外在撻伐的雙重挑戰,然而,從發展論(developmenttheory)而言,農會過去是台灣農村發展的重要的角色。況且從政策研究(policy study)的角度而言,農會是政府農村發展的政策執行代理者(policy implementation agent),與政府間形成一獨特而有效的「治理機制」(governance),成功地推動台灣農村發展與現代化,因而許多開發中國家,對台灣農會在農村部門的制度功能暨好奇又羨慕。本文根據「新公共管理」所提出的「治理典範」(governance paradigm),結合「社會資本論」(social  capital  theory),探討台灣農會歷經一世紀之發展,其多功能、多目標之獨特性,及其與政府所形成一有效的「農村發展治理體制」。正因農會為一「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NGO),其與政府間獨特的夥伴關係,增強了政府農村發展公共服務供給的職能,農會及其成員(農民)間的信任、認同、規範、網絡等關係,經由政府之政治領導,通過政策轉化,適當地轉換為公共服務傳送職能(public service delivery capability),並且實質地提升政府農村發展政策績效。因而,當前社會雖一昧地指責農會淪為地方政治與選舉動員之「樁腳」,而其也面臨內部經營管理與外在經濟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之嚴峻考驗。然而,農會獨特的組織型態與成員關係,卻發展出獨特的「社會資本」內涵,從而成為政府之「政策代理者」(policy  agent)與「政策傳送網絡」(policy delivery networks),其對農村現代化之公共政策執行有正面意義,對其他開發中國家而言,亦深具政策學習功能。因此,未來農會不應有存廢的抉擇,而是如何變革與組織再造的政策考量,這個百年老店如經適當改革,未來應仍能在台灣農業部門轉型與農村發展持續扮演新的角色。

關鍵詞:共同資源、政策代理者、治理、社會資本、非政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