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科學論叢第42期出版日期 2009 年 12 月

食品政治:「誰」左右了國際食品安全的標準?

作者:譚偉恩 蔡育岱

摘要 / PDF 全文下載

因黑心食品或問題食品而引發的糾紛已漸成為近年來國家間最具爭議的貿易問題,並同時涉及環境安全與公共衛生等領域。由於當今多數國家接受了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因此食品安全(food safety)與反映全球化最為深刻的國際貿易產生了密切關聯,WTO 也從而成為調和此兩者緊張關係的重要國際機構。

食品安全與貿易間的關係除了消費者的健康和國家經貿利益之外,更有其「政治性」的一面。儘管CAC 或OIE 等國際組織是目前負責商訂全球食品安全標準的權威性機構,並且其制訂的標準為WTO 解決食品貿易紛爭的重要依據,但過程中的「政治性」卻鮮少為人所關注。本文透過分析EC/EU 在食品添加物規範上的相關作為和美國對於牛肉出口問題的立場,對國際性的食品安全標準能夠制約主權國家行為之觀點提出質疑,並進一步探究「誰」是真正左右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者。

本文將從四個面向來考慮所擬研究之議題:(1) 國際制度與國家行為的關係;(2) 國家能力(capacity)與接受CAC 標準與否的關聯;(3)物質性的貿易利益對於國際標準的影響;(4) 公共衛生與國民健康的重要性。另外,文中嘗試揭露技術政治(technopolitics)對於食品安全標準的影響。結論部分則悲觀地指出,攸關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恐將逐漸成為一種「類奢侈財」(semi-luxury goods),國力相對較弱的進口國與經濟弱者不但在物質生活層面無法受利於全球化,其公共衛生與飲食健康的安全利益也恐遭到犧牲。

關鍵詞: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際標準、新自由制度主義、食品安全、食品法典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