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母系動態

楊永明老師專訪

楊永明(75年班,國安會諮詢委員,臺大政治系教授)/ 林香吟(96年碩班)

楊永明老師專訪

問:老師您好!今天我要代表政治系來進行您的專訪,專訪內容會刊登在下一期的系友會訊上。首先能不能請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下您的研究領域及經歷?

在學術方面,我現在的研究領域主要有三塊,一塊是日本外交與安全研究;一塊是東亞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還有一塊是國際安全與國際法。

首先在安全研究方面,我架構了「台灣安全研究」(Taiwan Security Research, TSR)網站,還有代表台灣參加「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ouncil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CSCAP),並發表一些跟安全研究有關的文章。在日本研究方面,包括舉辦「台日研究論壇」,而近兩年有關日本方面的學術研究著作之中,有兩項主要發表:

1、「台日關係」日文專書出版計畫。從2006年起與日本三位學者共同研究撰寫《台日關係:1945-2005》一書,三位日本學者分別為東京大學松田康博教授、東京大學川島真教授、國士館大學清水麗教授三人,分別負責不同階段台日關係歷史的論文撰寫,本人負責1995-2005部分。研究計畫分別在台北與東京舉辦多次論文發表會,本書將預計於2008年暑假由東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哈佛大學「台灣、日本、東亞安全」研究計畫。2007年10月參與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台灣、日本、東亞安全」研究計畫,結合美國、日本、中國、及台灣四方學者,分別在東京、台北、北京三地發表研究論文,專書預計在2008年年底出版。

在國際安全與國際法方面,我2003年出版的《國際安全與國際法》目前正完成再版的修訂,預計在2008年上半年發行第二版。此外,我於六年前將「國際組織」課程改為全英文授課,以增加同學們直接以英語學習國際組織課程的機會。

在國際化以及國際事務和社會服務方面,在2004年7月至12月之間,我在公視主持「全球現場」,後來因為該主持耗費太多時間心力,並與我學術研究有所衝突而辭掉,之後就參加一些電視或廣播的國際新聞評論。在去年,我推動成立「國際關係學會」,今年5月10日召開第一次年會,有24個場次,84篇文章的發表,成為國內國際關係的學術研究與政策分析的平台,也是國內國際關係研究的里程碑。

問:老師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應慶大學、東京大學等學校擔任訪問教授與學者。請問老師,日本的環境與臺灣有何不同?

台灣在這幾年國際化的步伐較為緩慢,國際新聞在媒體中亦較為萎縮,我們應該是非常重視國際化的國家,卻沒有隨著整個東亞的發展而提升。比較可惜的是,當東亞逐漸發展為整個國際政治經濟的軸心之一時,日本、韓國及中國在國際關係的研究及教學的發展上亦相當迅速,甚至東京大學都有一個全英語授課的碩士班,國際關係在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等著名大學中已單獨成為學院或學系,但是在台灣傳統的國立大學中,尤其是台灣大學,對國際關係的重視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台大未來在國際關係的研究及發展上,可以進一步扮演領導或龍頭角色,而台大所需要強化的地方,不一定是成立新系所,但是在深層的研究、計畫或教學上應當進一步增加或有所創新,因為這是從國際到區域,以及台灣現在要面臨到的發展與挑戰,在深層的國際關係研究及教學上應當進一步配合。

問:老師的大學與研究所都是就讀臺大政治系,現在又是系上的教授。請問老師,在您學生時代的政治系,與現在任教的政治系,系上是否有所變化呢?

現在的大學生其實是比以前更加的活躍,素質也較為提升,不過這是因為時代的不同所導致。以前的求學環境其實資訊並不是非常流通,學生的求知慾望雖然也很高,但是資訊的接觸卻較為受限,現在因為整個社會除了資訊流通快速外,同學們接觸國外,甚至到國外不管是遊學或交換等等的機會甚多,同學對國際事務的認知也比以前較為積極。此外,現在的課程也比較多元,上課方式也比較多元,報告、發表等要求以前是比較弱的,現在的課程也比較有多樣性,現在同學的發展也表較多元,如果能夠的話我還想再當一次學生。

現在的研究所跟以前的研究所也有一點差別,以前研究所一組只有五個人,但是大家考研究所的比例也不高,考上研究所的多半是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並打算繼續深造。現在則是有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研究所當作一個延伸,並不是說不重視學術研究,而是說研究所有多元的面貌,除了理論面之外還有一些實務面的加強,理論一直是我們台大政研所比較強調重視的層面,但現在同時也對政策、實務及現存的議題上進一步思考及規劃。

問:老師曾任陸委會與外交部的諮詢委員,最近又將擔任國安會的諮詢委員。從學術界進入政府機關當諮詢委員,老師在心態上或想法上是否需要調整呢?作為諮詢委員的經驗是否會對老師的學術研究產生影響呢?

以前在陸委會及外交部擔任諮詢委員比較像是掛名的,之前是受到機關的邀請,一個月、兩個月去開一次會,對政務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但是現在要到國安會,我在國安會大概還是就我自己的專業領域,就是安全研究、日本研究、國際法等等,提供一些專業的建言,但這的的確確是借調到一個政府機構,特別對我而言,要了解政府機構的運作,跟它政策的需求,這比較不是學術界所熟知的,我自己還是蠻惶恐的,也期許自己要多多深入了解政府機構整個運作模式及政策需求,以求在自己本身的學術專業對政策層面能有較明確的貢獻,不同機構的作業模式及文化的適應對我而言也是一項新的挑戰。

問:老師的工作相當忙碌,要身兼數職,這樣會不會壓縮到老師的家庭生活呢?在工作量相當繁重的狀況下,老師如何有效安排與調整有限的時間呢?

未來學校這邊是借調,我還會持續地教一門或兩門課,「國際組織」這堂全英文授課的課程我還會繼續教。研究所的課不定時還是會開,學術研究上我也會持續進行,但希望以跟工作不衝突的情況下持續進行,至於家庭得以兼顧也很重要,這部分還是要取得家庭的支持跟諒解,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接下來很多事情是同時進行的,我目前也還不清楚要如何在學術研究、工作領域及家庭生活中取得平衡,但對我而言,家庭還是最重要的,每天固定回家陪小孩是一定要的,盡可能假日的時間或休閒的時間都留給家庭,家庭還是「第一」重要的!

問:最後能不能請老師以自身的經驗,給我們臺大政治系的學弟妹一些建議!

現在的學習環境比較多元,同學接觸國際事務的機會也比較多,相對而言,同學所面臨的挑戰也比較大,競爭也比較激烈。其實我想最重要的是尋求不斷的自我超越,要設定下一階段的目標,然後要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跟準備,在相關的領域上,不要把自己侷限在單一的層面,我們唸國際關係其實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大的視野,但要提醒自己要掌握專業的能力和做事的態度,也就不會落於瑣碎也不會流於空泛,國際關係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給我們一個空間,但是每個階段如何自我超越還是看個人的自我要求,在目標的設定及能力的培養上要維持一種平衡及兼顧,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慢慢就會走出良好的成效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