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系友動態

離開平面媒體一年有感

林淑玲(碩專1。臺灣中評通訊社總編輯,前《中國時報》主筆兼主任記者)

10月底林淑玲(左二)陪同香港中評社高層專訪李嗣涔校長

去年10月,我毅然地離開了工作20多年的《中國時報》,到台灣中評通訊社建立一個全新的新聞團隊替香港中評社供應台灣的政治新聞稿件。10個月後,即傳出《中國時報》因營運不善裁員600人,再2個月後,《中國時報》更宣布整個集團賣給中國旺旺食品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先生。

前陣子,遇到以前時報同事、久未見面的朋友們,每個人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妳真厲害啊!」,我只好回一句「呵呵!我會卜卦!」聽到這種讚美,其實頗不是滋味。去年會做下這個勇敢的決定,滿多理由,其中之一是感覺上已經看不到平面媒體的明天。縱使報紙每天提供給讀者古典而優雅的享受,然而電視、網路逐漸取代了平面媒體,這殘酷的事件任何傳統報人都無力回天。

根據專門負責平面媒體調查的美國「發行量調查局」2008年10月27日發布的資料指出,截至今年9月為止的過去6個月,大部分美國大型報紙的發行量持續下滑,亞特蘭大《憲法報》、邁阿密《前鋒報》、德州休士頓《紀事報》,包括隸屬紐約時報的《波士頓地球報》等,平均每日發行量都下滑達2位數。全美第二大報紙的《華爾街日報》,發行量雖維持平盤,近來也努力減少不願支付全額報價的客戶群,光是過去一年,類似訂戶已減少16%。而紐約《太陽報》更在10月初宣布吹熄燈號。

在台灣媒體方面,根據AC Nielsen媒體大調查最新一季7月至9月數字顯示,《自由時報》閱報率以17%居第一,《蘋果日報》15.9%其次,《聯合報》的8 %以及《中國時報》的6.9 %。《中國時報》董事長余建新先生在他的父親余紀忠先生2002年過世的這6年來,至少虧損了新台幣60億元。報社資深同事都知道,到後期因市場景氣差,廣告收入銳減,平均每個月就要虧近億元,每天太陽一升起就要虧掉近300萬元。否則,余建新先生也斷然不可能把父親一手創立的家業,整個出脫掉。

在今年的國際金融海嘯襲捲下,台灣的平面媒體每家都在苦撐,發行第一名的《自由時報》也不例外。因此,在中國旺旺集團接手《中國時報》後,外界也不樂觀,畢竟賠本的生意沒人做,如果救不起來,蔡生先最後會不會只留住集團內的中天、中視兩家電視台,放棄報紙,猶有待觀察。

我所加入的中評社團隊,是於2005年5月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大中華地區第一家網絡通訊社,以「兩岸共同媒體」做為最主要的特色,是大陸網友接收台灣新聞最重要的管道之一,也向台灣、香港、海外華人,提供即時的大陸新聞。台灣中評通訊社是100%台資,在台灣登記成立的通訊社,所有主管、記者、編輯全部都是從台灣媒體出身,並不隸屬於香港總部。而是整合分屬北京、香港、台北的互不隸屬又相互分工合作的新聞媒體,在一個兩岸共同媒體平台上,分進合擊提供最權威的訊息與觀點。

在這個平台上,兩岸領導人出訪,都會有中評社記者隨團訪問,兩岸官方重要記者會,也會有中評社記者在現場第一手報導,到目前為止,華人社會還沒有任何一個新聞平台可以做到這個程度。隨著520台灣政權輪替,兩岸關係步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海基、海協會簽署三通協議後,兩岸關係尤將突飛猛進,都將有利於建構“兩岸共同媒體”體系。

中評社網站和其他入口網站或新聞網站不同,它主要鎖定在兩岸四地的政治、以及重大政經新聞,除了新聞之外,並有大量的政治人物、學者、意見領袖的專訪、專文,以及評論文章,台大許多老師都經常在上面發表文章或接受專訪。跟我以前工作的媒體相比,這是一個以「硬性新聞」為主的媒體,不過由於大陸、海外關心兩岸議題的群眾實在太熱情,中評網過去幾年的成長速度,快到讓工作伙伴們都有點意外。

從今年1月立委選舉、3月總統大選到現在,因兩岸關係的改善,中評網的點擊簡直可以用「暴衝」兩個字來形容。相較於平面媒體的走下坡,無遠弗界的網路媒體,正在不斷向上走。再加上大陸、海外的網站大量轉載我們的內容,威力更是驚人,往往我們從台北發出一篇稿子的幾分鐘之內,這篇稿子已經被西藏、烏魯木齊地方性的新聞網,乃至俄羅斯及西班牙的華文網站抓走,登在他們的網站上。台灣的媒體長久以來國際化程度不夠,這種影響力的延伸,對我們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感覺。

美國趨勢專家曾把報紙列為十大夕陽產業之一,以目前看來是正在進行式。儘管平面媒體這幾年來也都發行網路版因應,但平面媒體的網路版是將報紙內容,昨天發生的事放到網路上,和我們將最新、最快的新聞上網,24小時圖文不斷更新、滾動是不同的。到今年10月底,我轉換跑道就屆滿一年,這一年來學習到很多,也不虛此行,更感謝政治系師長,以及學長、同學們時時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