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外籍生與陸生在母系 顏敏

採訪整理/政研二林亞緒

顏敏訪

顏敏,一位來自廣東的陸生,目前就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本科二年級。顏敏於今年早春來到臺灣大學政治系交換學習一個學期,在結束交換旅程返家前夕,接受了本刊專訪,分享她對臺大校園生活提出鮮活、細緻的觀察。言談中,顏敏澄澈且欣喜的神情中透露出一股意猶未盡的感慨,似乎告訴我們在政治系學習交流的豐碩體驗是她至今難以忘懷的一段回憶。

當初選擇交換計畫時為什麼選擇台灣而不選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其他地區或國家?

當初在閱讀眾多交換資訊的時候,亞洲國家的校級交換計畫並不多(是指符合其政治類科部分),臺灣是少數提供較多間大學選擇的地方,有臺大、政大、輔仁、文化等學校可挑選。當時覺得臺大是臺灣最好的大學,幸好我的在校成績還過得去,挺幸運地就申請上了。與我一同到臺大參加交流計畫的只有三位同學,一名系級交換,校級部分只有我和另一位就讀經濟系的同學。

你在台大修習哪些課程?只修習政治系開的課,還是有到其他系所去旁聽?讓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什麼?和你在人民大學上課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我印象最深的是陳思賢老師的西洋政治哲學。老師談到許多非主流的思想,比方說環境生態主義、女性主義等近代的思潮,但在人民大學通常老師只談上中古歷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學到的內容比較沒有那麼廣泛(按:西政思是一年課程,根據課程設計,下學期內容本較偏重近代或當代部分)。另外,我覺得王業立講授的政治學也相當有趣,和我以前上的有些不同,不只是像人民大學談傳統政治學基礎,老師對於各國選舉制度解說是我們接觸較少的,而且對我以後回到北京之後,在課堂上談民主政治時會更有概念,相當有幫助。我也有到其他系所旁聽幾門課,例如鍾幸玲老師的戲曲後花園以及陳榮彬老師的台灣小說與戰後都市經驗等人文課程。

就你和臺灣同學相處,你覺得大陸學生與台灣學生學習風氣有沒有差別?

臺灣同學其實是蠻用功的,我在課堂上都會看見許多同學發問,圖書館座位也經常都是滿的。不過,大陸同學比較注重學業分數的表現,希望可以讓履歷或提高學業表現,讓自己能申請獎學金、爭取交換的機會。因此,對大陸學生來說,通常會更積極專注在學校課程和分數上。反觀臺灣學生雖不會汲汲營營去經營課業,卻比較會追求自己有興趣的知識、主題去鑽研,這是我覺得最不一樣的地方。(張老師重述:意思是大陸學生在知識學習上背後有功利意味,而不像臺灣學生會因為課程去觸發、延伸他們對課外知識的興趣)。

有無參加臺大校內社團?

沒有,不過我參加很多專門為陸生或交換舉辦的校級聚會活動。我覺得臺大的活動,無論是演講、系所或社團活動都相當多,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收到郵件通知可自由參加。我對臺大校內社團宣傳方式覺得很新奇,他們會有個攤位很熱鬧,也會將社團安排的活動用郵件傳遞,這和人大相當不同。在人大,社團通常只會張貼宣傳單,沒有看到的人可能就失去這個訊息,所以我覺得臺大用這種資訊傳遞方式對我們不熟悉校內事務的陸生來說很方便。另外,我覺得學校宿舍也讓我感到特別溫馨,宿舍輔導員在節慶時會舉辦一些聯誼會(例如一同做菜)聯絡感情,特有人情味。在人大可能是因為學生數多吧,輔導員通常都是大媽(指較具威嚴的阿姨),為了能有效管理宿舍,講究秩序,感覺比較欠缺這種溫馨感。

有沒有到台灣各地旅遊參觀?

我曾去過墾丁、花蓮台東、台中、台南、還有台北附近景點,例如九份、陽明山、平溪等地方。因為只有半年時間,所以幾乎都去過了。其中,我對台南一家民宿老闆印象特別深刻,因為他們非常熱情地解說,還拿出自製地圖介紹附近景點。另外,我非常喜歡去台北附近郊外踏青,市區的話就是有好多很棒的博物館值得去看,包括「故宮」、「國立歷史博物館」、「袖珍博物館」等。

最後請顏敏給以後來台灣交換生一些意見吧!

我覺得在台灣時間很短,所以當然就盡量把握時間「玩」吧,去體驗、去各地走走,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氛圍。念書當然也很重要,但為次要目的,來交換最主要就是要和臺灣同學相處,多看多觀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