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北大菁英計畫第六期第一梯次心得
國關組碩一 陳怡瑾
從大學開始就一直聽到中國崛起、大國崛起、中國威脅論、經濟保八、中國發展快速、中國某條高鐵又開通了等等消息,由於大學也是念政治相關科系,修習不少和中國相關的課程,所以對中國的新聞會稍微注意,一直以來也想去趟中國,2008年寒假幾乎一半的大學同學都和老師基金會所舉辦的活動去了北京,那時因為剛從香港交流回來而沒有一同前往非常的惋惜,同學們一直聊著中國的事務、如何發展、進步多快等等,讓我一直期待去一次。這次學校的機會又更難得,因為是可以待在北京大學兩周,自由的體驗北京的生活、和北大的同學一同相處、也認識了一些在台大很優秀的學弟妹,真的是很開心。以下的北京行,我想要寫出一些在北京難忘的體驗。
一、 北大一周學生體驗
由於我是碩士生,所以很幸運的有兩位學伴,一位是還在念大二的學妹,一個則是和我一樣是念碩一的學生,因此,我一開始就有和他通信詢問一些課程問題,還記得石老師在行前會有特別交代要去上一下北大碩士班的課,所以我就決定要跟的碩一的學伴一起去聽課。第一次上的課是一位復旦的同學中原所推薦的潘維老師的比較政治學,其實之前我並不知道這位老師,是後來大家所推薦的,這門課人很多是要提前去佔位子,老師口才很好,將西方的理論拿來解釋中國,但老師的左派立場有些明顯,說真的有些觀點其實我無法苟同,但每個人來就有不同立場和想法,所以還是會接受和尊重。第二次上學是要跟學伴上一整天的課,整個班上只有我一個台灣學生,大家都用懷疑但又友善的表情看著我。這是張清敏教授的外交決策,說真的我很喜歡,因為這是一個有對話互動的課,就和我們平常上碩士班的課一樣,會帶動思考,我記得這堂課的內容剛好是由學生報告以色列的政黨與政府,這應該是很少有老師上課會教到的,儘管如此,老師還是一直在學生的報告中進行對話,指出值得思考的方向以及對其優缺的的評論。
中間下課,認識的一些同樣是碩一的學生,其中一位還幫我印了他報告的講義,讓我非常高興,而且班上代表還邀請我一起去他們的聚餐,更是感動,只可惜我有約了。中午吃飯時間,和兩位學伴到食堂吃飯,我們聊了好多中國的改革、兩岸關係、新聞媒體、兩岸領導人以及農民工的問題等等,因為剛好這學期修了本系張登及老時的中國政治經濟專題,所以讀了一些和中國相關的資料,讓我思考了一些問題而和學伴們討論,討論到最後反而有點像辯論,但這對我而言非常有意義,雖然學伴是在中共一黨專政的國家中接受教育,甚至其中一位學伴是黨員,但其實各自都有獨立對事情的思考,並不會盲從的接受學校老師或是思想理念。在三個人有三種不同思想中的討論,真的是非常有意思,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因此我好開心有這兩個很好的學伴。
另外,也讓我有印象的課也是碩士班的必修,是牛軍教授的中國外交決策研究,上課方式有點再開小型的研討會,分為不同主題報告、再提問,以及討論,是一門非常緊湊的課。牛軍老師很風趣,這堂課笑聲不斷,老師會婉轉的糾正學生們應該要注意的地方,在這門課中,每個學生都會參與到課堂上,也會須要先做一些準備,但一門課上起不只在學識上有所收穫,在研究上應該也會有所成長。
之後第二周張登及老師來了,介紹一位北大同學○○給我認識,這也是我在北京中非常感激的朋友,○○是一位非常用功且和善的朋友,還記得有一天我們去參訪,他也一同前往,一直幫我介紹一些他覺得我不瞭解的風土人情,那天我們是參訪農村,農村太完美反而讓我有一些問題問不出口(說真的,有時候其實我不大會區分樣版和真實,有時候在網路上或書上所聞的資料,和事實所見不同,會有所困惑和懷疑),但他非常熱心的主動幫我婉轉地詢問,事後我們還對這成功的貧窮農村轉型之例可不可行展開一些討論,因為此農村並非實際從事生產,反而有點像房地產投資。○○和兩位學伴是我在北京認識很有自己思想的學生,也讓我很敢對於所有疑問(當然包含一些敏感的問題)向他們詢問,而他們也問我關於台灣政治和兩岸關係的看法,雖然我對於兩岸的對於各自觀點的差異而有點驚訝,但對我來說這真的是相當難得和相當寶貴的經驗。
不只在北大、在社科院政治所或國關學院,學生們相互討論下,不免都會提到敏感的兩岸問題,詢問我們對於兩岸未來發展的看法、我們的統獨立場、台灣的藍綠問題,這顯示了大陸學生對於兩岸關係和台灣政治動向的好奇,我覺得非常有趣。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大陸對於媒體的管制,許多台灣的網站是上不了,新聞也是經由黨的過濾篩選,從大陸同學們討論和問問題的過程中,其實可以發現,大陸同學對於台灣的情況很不熟悉,但是又對於兩岸的未來發展抱持著相當的期望,但我想兩岸的交流應該在更廣更深入,才能夠避免因為對對方訊息不足或瞭解不清楚的情況下發生誤解的可能。另外,不知道是因為念政治相關科系的緣故與否,我發現好多學生都紛紛加入共產黨,也很多認識的朋友也問我是否有加入政黨,讓我覺得黨在大陸的領導真的是非常向下扎根。
二、 參訪的收穫
北京行程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學校以及其他機關的參訪,學校部分上面已略做介紹,而參訪機關主要有農村、街道、北京政協、國家民委與海協會。其中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北京政協與國家民委了。其實,一開始我並不瞭解北京政協在於中共整個領導體系的位置。此種政治協商機構和人大代表又有何不同,並且這種無實際權力的機關,是否又能夠真正使其討論的結果受到有實質權力的機關重視而採用,還是同樣依循中共的民主集中制,政協只是其中的傀儡機關而已? 但經由官員的講解,才知道政協原來容納不同黨派、利益團體以及宗教團體,其和人大是不同的。但過於完美的表達,往往令人懷疑其真實性,就如同無論是全國的人民政協或各行政區域的地方政協,講求多黨藉由此機關一同合作,但這種在共黨一黨領政下的政治協商機關,是否能真的發揮其原本目的,容納各方意見,並更進送至人大成為議題,令人擔憂。
三、 難忘的結業式
很快的兩周就過去了,最後一天下午王逸舟院長很輕鬆的和我們座談,談的是兩岸學生學習的問題,或是未來兩岸研究可以走的路線。最後的結業儀式也是相當輕鬆又有趣,相當感謝大家的學伴兩周來的陪伴,台灣學生聊起這兩周來在北京的難忘回憶,並提出對於中國大陸社會上的一些疑問。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學生有問到兩個問題,第一是大陸學生對於主動參加服務性社團似乎不大熱衷;第二是北京民眾似乎對於農民工並無好感。
其中關於服務性社團,我也注意到了,在北大同樣跟一般大學一樣擁有許多社團,但大部分同學參加的都是有特定技術如音樂性社團、舞蹈性社團(並常有機會代表學校出去表演),不然就是參與政黨,反而不像是台灣大學生會願意參加一些服務性社團,例如教小朋友讀書、到偏遠山區作志工、照顧老年人或是宗教服務團體。這些在學校裡都是相當茁壯的社團。但在北大,似乎並非如此,當然學校還是有規定要做一些公共服務,但我想這和志願的參與一些為社會公益的服務還是不同。
另外,就是關於農民工的問題,關於這點有一位同學提出一個比較極端的看法,就是農民工雖然可憐,但是當自己的家當被偷時還是會懷恨在心。當然這種說法未必正確,北京作為發展快速的首都,農民工的人數當然不少,也為社會帶來一些問題,也是政府必須要解決的。其中,在一位同學的學伴中有一位從礦工的小孩,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心情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為比起農民工,礦工的生活更辛苦,環境惡劣、沒幾年又得遷移、又有生命危險,但同樣的如同農民工窮困。中國大陸的礦場環境惡劣,礦災又相當嚴重,這些我們常可以從新聞報導中看出。中國的經濟快速成長,使一群人致富,貧富差距甚大,但社會問題卻不斷,農民工、礦工或是少數民族問題都是中國嚴重的內部問題,也是會影響共產黨穩定性的政治議題。
四、結論
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從兩周的生活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商業區、住宅區的建設日趨完整,隨處可見的施工建設,街道上也容易找到垃圾桶想當方便,我想2008年的北京奧運真的將北京整體市容改善不少。為了奧運的舉辦,北京機場的建設、鳥巢或水立方的建設等,將北京推向一個世界的城市。兩周的體驗,真的是令人留戀,而且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去或只是走馬看花,有些可惜。
在北京的兩周真的是非常感謝我的學伴,隨時關心我們還陪同我們一起上課,在這次的機會能夠交到一些北京的朋友真的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回到台灣之後還是有繼續的和他們聯絡,對我來說這是特別又重要的友人,真希望下次到中國大陸時還能有機會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