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母系動態

國際格局與亞太形勢研討會紀實

林宣佑(99,台大政治學系碩士生)

國際格局與亞太形勢研討會紀實

本系於九十九年十二月十七、十八日,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國際格局與亞太形勢」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邀請中國大陸學者前來一同共襄盛舉,進行學術上的對話,從而加深兩岸學界對於雙方如何看待現況下國際格局與亞太形勢變化的認識。

本次研討會共分成四個場次,所涉及之議題涵括對整個國際結構轉變的總體評估,到聚焦美國與中國兩個國家行為者之間的互動,甚至是中國本身對於其崛起的省思都是本場研討會所討論的主題。

研討會的開幕式由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趙永茂院長致詞,對來訪的大陸學者包括上海復旦大學倪世雄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楊保筠教授、張植榮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倪鋒教授等表達誠摯的歡迎之意。趙院長認為此刻正是討論國際格局及亞太地區情勢的時候,特別是中國大陸迅速崛起,對於不同議題領域包括政治、軍事及經濟,甚至是兩岸關係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與牽動,這些變化都很值得大家進一步討論。

第一場:國際格局變遷:方向與意涵

首場的主題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討論國際格局的變遷,主持人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明居正教授,三位發表人分別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倪世雄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楊保筠教授,以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王高成教授。三位評論人則是: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袁易研究員、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楊永明教授、以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張植榮教授。

倪世雄教授以「國際形勢的變化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為題,談論冷戰結束二十年來,就中國的視角如何評估局勢的改變,也談論中國對未來世界秩序的期待為何。倪教授認為國際形勢近二十年的變化可用「三大」來說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此三大可具體反映在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時代的潮流及趨勢走向和平發展與合作,也就格局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其次,倪世雄教授認為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發生轉變,中國從一個破壞者逐漸變成是參與者,維護者以及建設者。第三個層面則是世界局部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時霸權主義仍然存在,國際情勢出現「總體穩定,局部緊張」的特徵。至於中國對未來世界秩序的期待,倪教授引用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先生的說法:「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經濟上相互合作,朝著均衡、互惠、共贏的方向發展;尊重世界多樣性;安全上相互信任,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來說明中國的觀點。

楊保筠教授以「東亞『亂象』之下孕育著的亞太地區新格局」為題,先分析現況下在東亞存在的亂象,包括朝鮮半島危機、中日俄的領土爭議、以及南中國海的問題等等。其次分析東亞亂象出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國的迅速崛起及其影響力的快速擴大。楊教授表示中國週圍的國家如何看待其崛起就決定了這些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以日本為例,其對於中國崛起存在著很深的疑慮,對中的不信任感增加,是故造成日中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增加。第二個原因則是美國對東亞地區事務的介入及干涉程度的加深,特別是美國歐巴馬政府上任後,美國的亞洲政策有了轉變,其擔憂無法再成為亞洲的霸主,開始更全面地參與亞洲事務,舉例而言,美國高層密集訪問亞洲、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等等都是美國要「重返」亞洲的表現。最後,楊教授表示今後的情勢變化將取決於各國戰略目標及利益的碰撞程度,他認為各國應當共同負擔起東亞地區穩定及發展的責任。

王高成教授則以「國際新格局的發展與大國關係-以冷戰後的美中關係為例」為題,以「現實主義、建構主義以及新自由主義」等三個國際關係理論作為觀察國際格局的框架,依據前述理論的指導原則來推論超強國家與大國之間的互動,最後落實在美中兩個國家行為者的身上,進而提出觀察。王教授認為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憂慮未從消除,也一直採取政治與軍事的措施以制衡中國的權力,此能體現新現實主義的觀點;然美中的互動符合建構主義觀點的例證則是在於美中適時展現對於彼此的善意及利益的尊重,及雙方在許多國際議題上所進行的合作;再者,美中兩國密切的經貿關係及積極參與國際經貿的行為也相當程度地限制彼此走向衝突的可能性,此則為新自由主義的看法。

國際格局變遷:方向與意涵

袁易教授在評論中表示中國大陸在國際情勢的發展下,除了發展與合作之外,包括現況霸權對中作為等等的挑戰亦是值得觀察的面向。楊永明教授則是針對美國是否有過度干涉及介入東亞安全的事情進行不同於楊保筠教授的分析,其認為美國的勢力在過去一直都不曾離開東亞,只是近期一連串的地區動盪及緊張情勢讓這些東亞國家更加深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反之,中國該如何真正成為東亞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如何真正地協助東亞地區的穩定,且其作為不會造成鄰近國家的緊張與不安,真正就有待中國成熟地崛起。張植榮教授對於王高成教授的文章提出一個疑問是:東亞國家該採取哪一種理論來重建亞太秩序?甚至是否有可能超越西方所建構的國際關係理論,而找到符合東亞特色的國際關係理論?

第二場:亞太情勢的發展與演變

第二場研討會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王業立教授主持,三位發表人是分別是: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石之瑜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岳教授、以及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鄭端耀研究員。三位評論人分別是: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邱坤玄教授、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蔡明彥教授、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倪鋒教授。

石之瑜教授以「挑戰和諧世界:鄰邦與中國的公共外交」為題,首先指出中國公共外交最大的任務就是與鄰邦維持和諧關係,且其公共外交要證明的是在「和諧世界思想」指導下所崛起的中國,是願意逐步放棄「自身國家利益」作為對外政策的目標。是以,有效的公共外交不在於灌輸自己的立場,而在於營造相互體諒的話語機制。其次,談論了中國在印度及日本的公共外交任務,二者的任務皆不同:中國在印度的公共外交任務是要懂得如何表達尊重,對日本則是如何獲得尊重。

再者,石教授針對「睦鄰外交」與「在鄰邦的公共外交」二者進行意義之釐清,差別在於文化親近程度的高低,基本上,鄰邦公共外交適用對象的文化親近程度較高的。但也因為文化親近的程度較高,所以造成自我為中心與攀比的心態,因此對文化親近的鄰邦期待過高,失望也高。然睦鄰外交僅是一種與他者對彼此區隔的再確認,也就是與霸權國家競爭這些鄰國的芳心,說穿了,睦鄰外交的對象其實是霸權,這樣的行為就是嘗試突破霸權圍堵的一種體現。最後,石教授回到中國的角度來思考其公共外交該何去何從,總結而言,中國的公共外交需要在鄰邦之間形成公共意識,要能成功達成這樣的目標,就需與鄰邦相互理解尊重,進入鄰邦的話語,擺脫「霸權」的論述。

陳岳教授以「變革中的國際秩序與中國外交」為題,由國際秩序的變化入手,討論中國對外行為因此而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從而評估中國外交變化的特點,最後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深層原因。陳教授認為中國的對外行為有六個變化,分別是積極應對全球問題、合作協調地區問題、直率擔當多邊外交任務、自主果斷的雙邊關係、強化海洋維權、以及主動公開的軍事戰略。進一步歸納前述變化可以凝煉出三大特點,分別是自信的大國心態、負責的對外行為與理性的指導原則。造成自信大國心態的原因在於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而因為積極地參與國際體系所以在中國的對外行為中可以看到負責任的表現,再者,由於中國思想觀念的轉變所以促使其身分認同、利益界定及行為的實踐更為理性化。

鄭端耀研究員則以「亞太區域特色與中國崛起挑戰」為題,先回顧了亞太地區近年來正面以及負面的發展特色,從而討論中國因素在其中的影響,接著討論近期三個與中國有關的事件,從而闡述其所彰顯的意義和對亞太地區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建造航空母艦、以及美國重返亞太等,根據鄭研究員的觀察,亞太區域可能即將進入不確定時代的階段,但如果亞太區域的強權彼此之間能夠有更多智慧及遠見的話,亞太區域的和平及穩定仍是可以被期待的。

邱坤玄教授評論石之瑜教授文章的看法是,對於中國的公共外交如果不是以文化建構的角度,而是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則該文所論述的方法是否仍然得以被實踐?蔡明彥教授對陳岳教授文章的看法是,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權力衰退,中國崛起,然而新出現的國際機制(例如G20或BRICS)能否重新制定新的國際秩序?這一切都在發展中,難以有定論。再者,中國方面雖然不斷聲稱要做一個自信又負責任的大國,然而蔡教授認為「中國本身的自我感覺」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二者之間是不一樣的,中國真正需要去處理的應該是後者,縱使中國認為自己很有自信且又愛好和平,但是種種舉措卻讓國際社會強烈感受到中國的威脅與企圖,如此的狀況中國本身應當清楚認知。倪鋒教授呼應鄭端耀研究員的文章,認為因為中國的崛起,出現許多東亞國家高度依賴中國,但這樣的情勢卻也讓這些東亞國家感到不安,從而增強向美國尋求安全保障的動機。

第三場:當前中美關係的特點與前景

第三場次則是聚焦在討論中國與美國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主持人是台大政治系吳玉山教授,三位文章發表人分別是: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陳一新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倪鋒教授、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石原忠浩助理研究員。三位評論人分別是:台灣大學政治系明居正教授、台灣大學政治系吳玉山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楊保筠教授。

陳一新教授以「亞太新格局下的美中台關係」為題,探討新格局下的美中台關係及其展望。觀察美中台關係歷經不同階段至今,其關係之發展已經越來越複雜,會受到許多變數的影響。面對這樣多變又複雜的態勢,陳教授認為,現況下美中之間爭鋒相對卻又鬥而不破的大格局會對美中台關係產生衝擊,並對臺灣形成制約,是以如何在兩強之間左右逢源卻又能維持平衡,則有賴領導人高度的政治智慧了。

倪鋒教授以「當前的中美關係及特點」為題,首先談到了201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包括對台軍售、人民幣匯率升值與否以及歐巴馬會見達賴喇嘛等等議題都造成中美之間關係的緊張。倪教授認為這主要的問題就在於中美之間缺乏戰略互信,同時美國始終以保持霸權地位作為基本目標,不允許出現任何一個能夠挑戰其地位的大國。於此,倪教授觀察到美國對華政策的新特點-合作性施壓,這樣的施壓方式是基本上不破壞合作大局條件下的施壓。且合作性施壓得以讓施壓國透過軟實力來完成施壓的動作。

石原忠浩助理研究員則以「政治主導的對外政策?初探日本民主黨政府的對中政策」為題,首先探討產生「政治主導」的政權之出現原因,從而以釣魚台事件來討論對日本內政、外交和日中關係的影響。就此,石原忠浩助理研究員認為過去日本國內有人主張只要與中國維持「政冷經熱」的關係即可,但事實上,日中政治關係的惡化,卻也造成中國政府對於日本進行「加強海關檢查、暫緩觀光客赴日」等等的行為作為報復。這也就是說要僅維持「政冷經熱」的狀態是不穩定也難以持久。

明居正教授評論陳一新教授的文章時表示,中國大陸對於「自我形象與國際對中國的認知之間存有差距」的這件事是如何看待,以及如何去弭平二者的差距,對中國來說是一項艱鉅但也相當重要的任務。吳玉山教授評論倪鋒教授的文章時點出美中之間存在互不信任及緊張的根源:一方面美國認為近來美中關係生變的原因是中國改變了,但另外一方面,中國覺得美中關係生變的原因則反倒是美國權力衰退後導致過於敏感所致,吳教授認為二者的主張都沒錯,但也都只說對了一半,應該要綜合二者的論述才能有比較全觀的看法,有趣的是,這樣的論述所反映的其實就是「權力轉移理論」所關切的重點。楊保筠教授評論石原忠浩助理研究員的文章時指出,對於敏感的釣魚台事件,日本政府此次的作法其實缺乏理性思考,且日中關係走向緊張,卻反過來提升了美國介入東亞事務的需要性及正當性,這對於東亞國家來說不見得是件好事。

第四場:中國崛起之省思

中國崛起之省思

最後一個場次的主題聚焦在中國的身上,省思其崛起所牽涉到的相關議題。本場的主持人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倪世雄教授,三篇文章發表人分別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張植榮教授、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童振源教授及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王國臣、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徐斯勤教授。三位文章評論人分別是: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吳釗燮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倪世雄教授、以及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陳明通教授。

張植榮教授以「中國大陸崛起之省思:內憂與邊患的視角」為題,討論了會影響到中國崛起的基本社會問題,張教授認為這些基本社會問題包括「三農問題、嚴重的腐敗與瀆職現象、三大差距、貧富懸殊與社會不公、疆藏地區的民族宗教問題」等。舉三農問題來說,該問題主要牽涉到農民、農村及農業,特別是農民工的問題是大陸最為要緊的議題,張教授表示目前中國有9億農民,農民工就有2億人,但改革開放以來有失地農民5000萬,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讓2000萬的農民工失業,如此更易造成中國內部的社會問題及不穩定。

童振源教授以「中國崛起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衝擊:人民幣國際化之程度與前景」為題,主要是要回答「人民幣是否有可能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國際貨幣」這個問題。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來測量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及其前景。具體的研究發現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潛力相當大,但是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嚴重受限於中國的資本帳管制。展望未來,童教授表示中國崛起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衝擊將越來越顯著,這也可以說,當中國經濟愈國際化之時,國際經濟便愈中國化。

徐斯勤教授以「在權力制衡與扈從之間-對冷戰後東亞國際關係的重估」為題,對現有冷戰後東亞國際秩序的主要理論與其對話,特別聚焦在「如何精煉戰略不確定性與避險」的觀點,並主張國家在「制衡」與「扈從」之外應有其他的行為選項,且進一步釐清這些可能的「戰略選擇」運作的邏輯脈絡,從而闡釋相關國家對於中國崛起的反應與思維。徐教授表示本文有兩個主要的論點,第一個論點是關於對亞洲當前國際秩序的爭論,其認為亞洲國際體系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與流動性。是以當東亞國家面對這種不確定且又高度流動性的狀態時,這些國家就不會根據特定的結構型態來決定對中國戰略的反應。

徐教授第二個論點是,對於現有的制衡與扈從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優化式避險」(hedging-plus)的概念,其概念是不只是避險,更有「套利」的意涵在其中。對東亞國家而言,其避險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未來不可預見的事件而避險,更是為了追求當前之利益。以日本來說,一方面加強與美國的安保條約,另方面也促進與中國的經濟政治關係,這樣的作法除了是為「美中任一方如變得難控制而衝擊到日本國家利益」之情事預先買保險之外,更表示出日本有想要在大國的權力賽局中表現出自主性及能動性的意圖。

吳釗燮教授對張植榮教授的文章提出的建議是應可將中國崛起的概念具體操作化,但不能只用經濟指標,亦要看政府形象、政策包裝能力及外資吸引能力等等。倪世雄教授評論童振源教授的文章時,向童教授提出三點疑問,其一是人民幣的幣值是否真的被低估了?其二,美國是否把經濟議題政治化了?其三是童教授在結論時提到「中國經濟愈國際化,國際經濟愈中國化」,但國際經濟要如何中國化?陳明通教授評論徐斯勤教授的文章,除了建議可多補充新資料以提升論述的權威性外,亦建議可把俄羅斯的因素納入討論,因俄羅斯驚訝於中國大陸對其武器的逆向學習,而更願意把武器賣給印度,甚至台灣也獲得到俄羅斯在技術及零件上的協助,是以,俄羅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應被忽略。

閉幕式

明居正教授

閉幕式由臺大政治學系明居正教授致詞,首先向遠道從中國大陸前來台灣與會的大陸學者以及台灣方面一同參與的教授及來賓表示感謝。此外,談到設計此次學術研討會主題的動機,明教授表示過去兩岸學術界之間的互動很頻繁,且關心的議題多聚焦在兩岸關係,是以「兩岸關係」就成為兩岸學者的主要話題。但是回頭一看,卻發現兩岸學界之間太少討論兩岸之外的議題,所以此次的研討會特別找來兩岸學者卻避談兩岸關係,不過兩岸關係是背景,也因此常時能被拿進來討論。

從這次的研討會能清楚體認到,影響兩岸關係的因素不只在兩岸層次,更涉及國際層次,與整個國際大環境的變動息息相關。本場研討會從宏觀的角度來檢視,除了增益吾人對國際局勢的認知外,更由此豐富了對兩岸關係的討論。

為期一天半,由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所主辦的「國際格局與亞太形勢」學術研討會就在現場來賓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