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母系動態

陸生在母系(一):專訪交換陸生楊珊

林凱蒂(台大政研所二年級)

陸生在母系(一):專訪交換陸生楊珊

楊珊,復旦大學國政系本科生,復旦校園學術刊物《擊水談》第一任主編,2009-2010東吳大學交換生,並在台大政治系旁聽多門課程,為《擊水談》訪問本系多名教師與知名系友。

問:當初為何選擇來臺灣作為交換,而非其他歐美、香港學校?

與歐美學校相比,臺灣有著同一種語言的優勢。陸生在人際往來、閱覽資料方面沒有語言障礙,不僅溝通成本低,而且學習到的東西會更有深度和廣度。從這個角度講,在臺灣學習,品質會更高些。其次,在臺灣生活學習費用比歐美低許多,比較經濟實惠。

當然,還存在情感因素,臺灣是大陸人心中的一個情結,學政治的人更是對臺灣有著一種複雜的感情。這不僅僅是大陸常講的同宗同祖、同根同源,還有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政治糾葛,都是我們來探尋臺灣真面貌的動機。在大陸人看來,臺灣和歐美是不一樣的,臺灣人是自己人,而去歐美就是真正的出國了。

問:比較來台灣之前對此行的想法、期許和交換結束時,是否有所不同?

預期與結果當然有差異。只有站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你才會瞭解為何臺灣同胞有著這麼深的"本土情結"。最讓我沮喪的是臺灣逐漸弱化的「中國人」認同,「親中賣台」成了臺灣人不可承受的標籤。我在大陸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總認為「獨立」是政客操弄民意。但真的是這樣嗎?開票那天晚上,我和同伴在一餐館吃飯,正巧電視播出陳致中高票當選的新聞,當時我就驚訝的感歎了一下:怎麼會這樣?這是旁邊的一位阿嬤突然站起來接過我的話說:不這樣能怎麼辦呢?政府這麼迫害他們一家。聽後我就更錯愕了,甚至不敢說話暴露我的大陸口音。

在臺灣經常會經歷一種思維冒險。很多時候明明我們在討論同一個話題,同一個人物,但是兩個人連對基本事實的敘述都南轅北轍、大相徑庭。不過,也只有在如此之大的分歧的觸動下,才會真正去反思自己的立場,然後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有意思的是,雖然我們之間的交流,甚至辯論常常沒有共識,但反而成為朋友。

問:妳在臺灣交換期間,適逢2010年底的五都選舉,對臺灣選舉文化有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五都選舉正好是瞭解臺灣選舉文化的一個視窗。臺灣選舉公開透明,我通過各位候選人的競選網站,獲得大部分活動資訊,然後參加了郝龍斌的競選晚會、選前之夜,蘇貞昌的音樂會,國民黨的為臺北而走大遊行,甚至最後的開票等等。新鮮是最直觀的感受。其次是發現政治人物觸手可及,與他們握手、交談稀疏平常,而在大陸可能會有點距離感。

至於臺灣選舉文化,我認為選舉程式比較完備成熟,但是選舉品質還是有提高空間。大陸人看到真實的選舉狀況,可能對臺灣民主的兩種極端illusion都會破滅:一種是臺灣選舉太亂,流於民粹;另一種是臺灣是大陸的民主櫥窗,只有競爭性選舉才是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 我是後一種破滅,原先設想選民應該是通過對不同候選人政見、能力的比較之後,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實際上不是。同時臺灣的政治分歧很大,選舉機制還是挺敏感脆弱,一些偶發性因素,比如「槍擊」事件,對選舉結果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這就導致政黨有很大的操作議題的動機與空間。

與臺灣朋友交流多了,發現他們對選舉的認可,簡單說就是:「不管結果怎樣,這都是臺灣人民的選擇」。 可見,臺灣選舉的很大功效是讓民眾有效能感,選舉的時候就是「人民是頭家」的感覺最強烈的時候。可見,通過選舉,社會壓力得以釋放。

問:請問就校園生活而言,大陸和臺灣有無什麼異同之處?

大陸和臺灣高校都有大量的學生社團,像復旦每年開學時就有社團招新活動,號稱「百團大戰」。不過比較兩岸的高校學生,我的感覺是:大陸學生競爭意識太強,背負太多,甚至保留著「苦讀」傳統。比如,我發現臺灣較少出現圖書館爆滿現象,但是在復旦,圖書館開門之前就有同學排隊守候,一般一小時後席位全部「淪陷」,桌上擺滿了占座書本。當然這裡存在一個人均資源佔有量的差異,但這也說明大陸人太多,競爭壓力太大。

大陸校園氛圍相對嚴肅,學生們更常討論比較大、比較遠、或是相對空泛的問題, 比如時政新聞、社會熱點或者就業形勢、人生規劃,等等。大陸學生對未來更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而臺灣學生相對談論身邊的、眼前的、或是輕鬆的話題更多一些,比如小吃,娛樂事件。可能是因為生活條件上更加均質化、精緻化,所以這方面的話題也就更多。

臺灣的學生自治程度要高出大陸許多。在學生活動場所,我常在深夜發現臺灣同學聚眾排舞練歌,或者製作各式海報、標示。臺灣學生的戶外活動豐富,而大陸學生通常是泡圖書館或者「宅寢室」。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臺灣學生雖然步子不快,但一路嘗試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可能性;而大陸學生,則總是在步履匆匆地「向前」趕路。

問:來台大政治系上課,與復旦相比,有什麼新收穫?

對比台大與復旦政治系所開課程,交叉面還是很大的。其實我們也開設「選舉政治學」、「政黨政治」這類課程,而且以西方政治學理論為主導,儘管意識形態不可能完全清除。所以臺灣最獨一無二的課程可能就是與當前中華民國有關的課程了,而對學業最大的幫助就是了解臺灣對自己政治的敘述吧。旁聽的經歷更讓我明白多元化思考的重要性。另外,台大老師課堂上能夠「收留」我,與臺灣學生一視同仁對待,傾囊相授,是很讓人感動的。

問:回到復旦大學之後,是否會推薦其他同學(或學弟妹)來到台大政治系交換?會以何種理由推薦呢?

當然。不過老實說,臺灣高校在大陸的吸引力在下降。一方面兩岸交流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念書不是唯一選擇,還可以作為遊客純粹去觀光;另一方面大陸與西方國家高校的交換生項目近年是在成倍增長,選擇範圍拓寬了,臺灣的比較優勢相對削弱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大陸的經濟在崛起,比如上海的發展可能就不比臺北差,所以大陸的優越感也在提升。

儘管如此,我仍然會全力推薦。由於資訊的遮罩與過濾,我們政治專業的學生對臺灣政治的瞭解還是很模糊、不真切的,甚至還不及對臺灣文化、景點、美食的瞭解程度。同時,教育對認同的培養與灌輸很厲害。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臺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認為兩岸統一是理所當然的、不證自明的。而且統一的途徑也是唯一的那一條。如果能在臺灣生活上一段時間,接觸到臺灣同胞真實的想法,我們才會發現固持的觀念很是一廂情願,然後才會去反思、去修正。否則,兩岸之間真的是不可溝通。這應該是我推薦學弟學妹們來臺灣的最大理由吧。同時,我還推薦臺灣同學多到大陸走走,不過大陸實在是太大、太複雜、剖面太多,要獲得較為確切的認知不可能依靠一次性的接觸,而是要通過大量的、不同層面的、反反復復的互動往來。

轉載本系出版之《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