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珍惜傳承遺緒,掌握嶄新機遇-新系主任的話

文、圖 / 政治學系新任系主任 徐斯勤

去年六月,在本系老師們的盛情支持與鼓勵下,獲選為本系系主任。八月起由王業立主任手中接下這份職責,啟動了我在這個崗位上為母系服務的歷程。回顧過去,本系在已往歷任系主任的主持擘劃下,建立了堅實的基礎與傳承,有待我們保持與發揚。而前瞻未來,本系即將轉移到新的硬體建築,以及面對新的環境變化,因此如何適應乃至善用新環境,以及如何掌握運用由於變化而帶來的新契機,都是我在這個崗位上將特別關注的課題。

   本系在今年的第一個新機遇,是位址的遷移。按照社科院目前規劃,將於今年六到八月之間,將徐州路校區僅存的本系與經濟學系,完全遷入位於校總區復興南路與辛亥路交叉口大門旁的社科院新大樓建築。本系的這個新家,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先生所設計,以獨特的建築美學觀點為底蘊,展現出不同於國內大多數大學校區建築物的風格。新大樓除了是目前行政院文化部唯一認定為公共藝術的公共建築外,又獲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頒贈的2013年臺灣建築佳作獎,也得到國際建築界不少的讚譽及關注,無疑地將成為本校的新地標之一。由徐州路校區遷往總區新大樓,涉及許多硬體資源的轉移、軟體資源與架構的賡續和調適,以及軟硬體資源使用和運作的銜接。我會與本系所有同仁共同努力,配合社科院的整體規劃,保持溝通與協調,並及早展開相關工作,務必使遷址的過程能儘量平順而及時,儘量減少缺失和遺漏。但遷址之所以是一種機遇,在於其並非隨著遷移工作的完成就將因此結束,本系在遷入新址後,如何藉由在校內外乃至社會能見度的提高,強化本系的資源,來提昇不只是學術上,同時也包括對於社會脈動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系務發展的一項長期課題。

   隨著位址的搬遷,原有的徐州路校區如何規劃利用,如何維續其對於曾在法學院和社科院成長的台大人之深刻意義,是另一個相關的重要課題。徐州路校區從法學院院區,演變至社會科學院與法律學院雙院區,乃至目前由社會科學院的政治學系與經濟學系使用,數十年來在不同階段中,見證了本系不同世代系友的青春記憶與心路歷程,也培育出了本系遍布於國內各行各業的中堅人才。這些餘韻遺緒,可說彌足珍惜。對於一直到今年六月畢業的歷屆系友而言,絕大多數人的大學四年當中,有三年都是在徐州路度過的。這個在古典而質樸的建築與空間當中,鏤刻著大家浪漫與飛揚歲月的老院區,將來何去何從,相信系友們不會毫不關心。目前社科院正與校總區相關單位與人員共同進行協商與規畫。一方面,校總區基於未來長期維護老院區所衍生經費需求的考量,不排除引入委外經營機制來進行活化利用,另一方面在共同規畫的過程中,社科院(特別是社科院邀請加入共同規劃機制的兩位任職校外的本系系友)也主張,將一定比例的空間保留下來,作為留存與展示已往各系歷屆系友足跡和歷史的窗口,成為校史館藏的一部份,以及作為往後持續舉辦與教學、研究等相關的教育性、學術性、公共事務性活動場地,用以彰顯各系多年來貢獻國家社會與學術的延續性意義。對於包括本系的社科院整體而言,我們對於徐州路校區珍惜的情懷與側重歷史傳承的規劃方向,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落實,和未來與總區方面的互動過程息息相關。而這個過程的兩個核心層面,其一是在理念的「軟實力」層面上,能否對於總區方面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說服,其二是在實質資源的「硬實力」層面上,能否有效協助因應前述的長期維護所衍生的剛性需求。

   上述遷入新大樓後本系自我提昇的長期目標,以及維護活化徐州路老校區的即期工作,單靠本系現有師生是不夠的,衷心盼望能結合歷屆系友的經驗、智慧與力量,來共同掌握新機遇,開創新思維。例如,以老校區的維護與活化而言,將來在本院院史的架構下,關於本系系史的展示空間,應如何蒐集資料(不只是本系系務方面的官方資料,尤其需要每屆系友關於在校內生活的文字、檔案、圖像、影音等團體性與個人性資料),如何分類與整合,如何反映資料背後的深刻理念,如何將資料落實到陳列展示來和社會做溝通與傳播,都需要曾在此求學成長的歷屆系友,來共同參與。不同世代的不同關懷、不同議題、不同的學生群體文化,甚至不同的意見取向,都可以藉著這樣時空交錯的方式得以呈現,而在看似保育維護的目標下,實際上為本系的風貌憑添一種新的元素和特色。

   本系在今年的第二件大事,關係到組織變革,乃是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成立。其成立最初是由本系於民國100年3月在系務會議中,經本系出席教師無異議通過,提案至本院與本校,而後由本院、本校,以及教育部核可通過。成立該所基本上是反映了國內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作為一個領域,隨著國際學界在這部分的發展,所呈現出的跨學門趨勢,以及本身知識典範的獨立變化,也呼應了國內該領域相關系所近年來迅速增加的事實。該所從103學年度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其師資將完全來自本系公共行政組現有教師,而本系仍將保持在大學部的公共行政組。我個人期待,本系將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建構出發揚共同傳統、共享資源與成就、相生共榮、互助互利的關係。我也衷心希望,本系歷屆系友,能透過對於本系的認同,將對於本系的支持,擴散為對於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支持。

   在未來系務的推動與發展上,感謝歷屆系主任長期耕耘累積的深厚基礎,尤其是建立起了各種穩定的制度與慣例,使得系務運作能依循成熟的軌道前進。在過去的優良傳統下,首先在教學方面,我希望能更加提昇本系的教學品質,強化教學環境。本系的專任與兼任老師們,教學一向十分認真,歷年來的本系教學評鑑平均值,也始終在社科院名列前茅。本系今年搬到新大樓之後,在硬體設備與環境方面,顯然會有更佳的條件,而配合這部分的改善,我將會鼓勵本系老師們,呼應本校新任楊校長目前推動的提昇教學措施之一的教學創新,嘗試在已往的教學模式之下,引入更多新的方式和元素。

   尤其,在教學與課程方面,本系將尋求與更多的歐美高等學府,來建立雙學位計畫,提供給本系同學。目前本系與三所國外學府簽訂有雙學位計畫協議:碩士學位部分的瑞士日內瓦大學與法國巴黎第二大學,以及學士學位部分日本早稻田大學。過去多年來,本系已經接觸過不少西方的新合作對象,但因為各種主客觀條件還未成熟,尤其是本系能提供對方尋求雙學位學生來台就讀的英語課程還不夠,因此對方必須審慎考量如果接受本系可能踴躍申請前去就讀雙學位同學後,是否在人數上符合對等公平原則。這使得雙學位計畫的擴增尚未落實。從去年九月開始,在配合社科院推動東亞學程之下,本系規劃增加了數門新的英語課程(社科院未來開設以英語授課的東亞學程當中,目前本系提供的英語課程是全院最多的),而使得上述的困難降低了許多,也讓本系從歐洲與美國,增加新的雙學位計畫協議,大大提高了可能性。這些協議日後如果次第開始實施,將成為本系在全國甚至全亞洲政治系所的重大特色之一。

   與此平行推進的,乃是交換學生範圍的擴大。目前,多數本系同學尋求交換學生就讀,必須從本校與國外學校的校級交換學生之本校總額範圍內提出申請,以及獲得錄取。如何在校級總額之外,為本系同學增加前往國外學府政治系所的新名額,也是未來將逐步顯現成果的另一重點。預計由今年九月開始,新增加的交換學生名額(其甄選過程和名額,與校級的甄選過程和名額分開),將首先體現在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幾所中國大陸第一級學校的政治學相關院系,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同類院系。這些學術單位,都已經在去年與社科院簽訂了相關的正式協議。而目前正在洽談可行性的第二批,則可能是東南亞國家的學府。我個人最希望強化開展的,則是美國與歐洲,理由之一是這部分可能是本系同學最有意願前往的地區,理由之二是其可行性也將受益於上述的本系英語課程增加,而有所提高。

   在研究方面,除了賡續本系提高研究能量、減輕教師其他負擔的既有作法之外,我希望能致力於將本系教師的研究成果,透過整合性、系統性的形式,來強化向國際學界推進與展現。本系歷年來經常舉辦的各類學術研討會,是提供這種整合性成果的重要基礎之一。在這部分,我將參照我本人過去幾年在社科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的崗位上,將相關學術研討會論文,在國外出版社出版英文專書的經驗、在國際期刊上以專號(special issue)方式出版刊登的經驗,以及在中國大陸學術重點出版管道之一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建立起「台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兩岸學術合作叢書」的經驗,來應用到本系,推動進行。國內社會科學界(或者也可說是全球社會科學界)近年來受到自然科學評估學術研究成就標準的影響,十分強調刊登於有嚴格審查機制與經過認證的學術期刊單篇論文,或甚至只注重國際期刊論文。不可否認地,這種取向的確為國內社會科學近年來的進步帶來了貢獻,而且我個人認為也有保存的必要,然而如果只強調或過度強調此種單一標準,弊病頗多。更為多元化的評估視野,才能反映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的本質與內涵。尤其,從學系的角度來看,單篇期刊論文,主要反映學者個人的研究成果,匯聚學系內多位教師成果,而又具有整合性和系統性觀點或架構的專書,更能體現學系的整體研究風貌。

   在服務方面,楊校長甫就任便於本學期的校務會議上,強調本校師生應該在教學和研究外,同時注重如何實踐臺大應有的社會責任。本系許多教師在校內外投身於社會公共服務的熱忱與成就,可說是有目共睹,我相信在未來本系的這種影響力,將會持續和成長。我在最近社科院的工作會議中,向院方建議應該支持楊校長呼籲的這個方向,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事實上,我觀察到本系諸多系友,在社會責任實踐上,也存在可觀的實際成就。如何提高乃至展現本系從師生到系友的社會責任實踐,我十分歡迎系友們提供您的高見,以及透過實際行動來參與規劃。

以上提出的這些初步觀察、感想,以及規畫和願景,主要是希望有助於系友們的理解,以及取得大家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也盼望能提昇系上對於廣大系友社群的服務,而如何了解與回應系友們的相關需求,同樣需要大家給我們更多的意見和反響。臺灣面對的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在增加,臺灣面臨的內外挑戰也愈益艱鉅,我本人和各位系友們過去共同受益而且引以為自豪的臺灣經濟發展、教育質量,以及社會價值(而非政治價值)共識,現在都處於更大的不確定性當中。如果更多系友們願意貢獻心力,去提攜、協助、引領臺灣的下一代,包括各位系友現在和未來就讀於本系的學弟學妹,那麼即使是微小的付出,也有可能為他們克服這些不確定性,帶來莫大的助益。同時,儘管大環境有如許多的不確定性,但我們能做與該做的,在於把握眼前小環境中的新變化,善用小環境中的新機遇。本系由民國36年創系以來,到今年遷址前將達66年,超過一甲子。我們相信,在全系師生與系友們共同努力下,過去六十餘年來本系在徐州路校區所累積孕育的榮耀,將成為遷址後在校總區開創新階段、新氣象的動力,為本系造就下一個光輝的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