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巨影—懷念許老師介鱗教授(50年班)
趙永茂(博75年班)
2022年慶祝許介鱗教授88歲米壽紀念照
一、學術基礎與人格特質
許老師父親在他十歲時過世,小時家庭貧困,因此從小就養成奮力向學的精神。初中時,有兩位教導他的國文與歷史老師,涉嫌匪諜,被判處死刑,也為此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家貧,因此他先念完新竹師範,教幾年書之後,再考上臺大政治系;在臺大政治系的學習期間,范壽康老師的誠實哲學與薩孟武老師的制度論政治學,給予他很深刻的啟發。
對老師學術基礎及部分人格特質影響最深遠的是,在東京大學研習期間,受到東京大學自由學風與批判精神的影響。在那期間,東京大學有大塚久雄、丸山真男、小林直樹等大師級學者的啟迪,大量閱覽群書,具有廣博及奔放的思維。尤其在他學習的年代,日本有許多學生運動,東大正門更掛上「造反有理」的標語;使得許老師自年輕起就種下自由的學風與批判的勇氣。特別是他在東京大學六年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公法、政治學、社會學等專門課程九科全優,打下他嚴謹、博學的治學態度與學術基礎。
老師在自述的紀錄中,特別表示他的批判態度主要是來自於,小時候出生於困苦的背景,加上後來許多不平等與不義的經驗及觀察。當然,有可能一部份來自於從學術及自由、批判精神的訓練與強化,使得老師一生堅持自由學風與批判精神,一生正義凜然。此外,尤其在他擔任臺大法學院及社會科學院院長期間,對原來法學院校區的建樹,即秉持此精神呼籲及倡議臺灣應該重視文藝復興。在他領導之下,法學院的外牆及內部環境均有重要的變革,在校園內特別加強裝飾歷史、哲學、藝術及文化氛圍的改造。顯示他對臺灣未來除了重視商業及科技發展之外,應兼顧歷史、哲學、文化及藝術的平衡發展。
二、一生著述的特色與貢獻
老師一生對臺灣學術界的貢獻巨大,他在回國初期,每兩年出一書,主要專攻日本政治與歷史,包括《日本政治論》(1977)、《近代日本論》(1979)、《日本現代史》(1991)以及《戰後日本的政治過程》(1991)。同時也擴大對英國及美國政治與歷史的研究,包括《英國史綱》(1981)、《水門事件研究》(1974) 與《尼克森政權始末》(1975)。這一階段的著述,主要是配合開授課程及研究專題的出版;但也同步進行臺灣歷史的研究,包括《証言霧社事件》(1985)在東京的出版,同時也開啟他生命中第二階段,及退休後對臺灣政治與歷史的研究與批判,也因此樹立他在臺灣政治史研究的地位。
許老師退休前(1996)即出版重要的《戰後臺灣史記》,接著陸續出版《臺灣史記-戰後篇》(2001)、《日本殖民統治讚美論總批判》(2006)以及《臺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2007)。並對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威權統治與二二八等事件有重要的批判;同時對日本殖民統治的讚美論,也有完整的文獻與批判,成為臺灣政治史研究中,重要的批判性論述基礎。
自2009年之後,許老師則專注在對日外交及臺獨研究,其主要著作包括《對日外交》(2009)、《福澤諭吉-對朝鮮、臺灣的謀略》(2009),以及《臺獨脈絡記》(2019)等研究與著作,延續他嚴謹的批判精神與獨特論述。在臺灣史研究中深受重視,雖然引起一些論爭,但一直並沒有改變老師堅定的信念。
三、身後的巨影
承上所述,老師有關臺灣政治史與日本政治的研究中,所使用歷史文獻的深度和豐富性,鮮有可比;他批判、反省的堅持和廣度,亦少有可比擬者。他的著作文獻豐厚,也正表示他的博學和歷史爬梳的功力。他批判角度的抓取,也多層面地顯示,他在臺灣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功力和批判力的深厚。譬如他對後藤新平、福澤諭吉等人在日本殖民臺灣在理論基礎與殖民政策等的總批判,可謂刀刀入骨、發人深省。老師在世時,還曾經表示,臺灣的政治學研究忽略政治史,他的研究對臺灣政治學界也具有重要的貢獻。
但老師晚年以來,因罹患帕金森症,在他仙逝前兩年,已88歲高齡,幾乎只剩下一根手指可動,但他還是堅持他的一指神功,完成《臺獨脈絡記》的撰寫、補充和修改;直到他無法清楚言語及躺下為止。他對歷史公平正義及歷史是非評斷的初衷,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為臺灣政治史及對日本殖民史的研究和批判,在老師過世之後,留下一個巨大的身影,供後世及後學憑弔和學習。
許老師給我們太多的啟發,他一生風骨嶙峋,他留下的博學、正義感、史觀、堅毅和勤奮的精神,以及批判、反思的靈魂,永遠值得我們追思。師恩浩大,典型在夙昔。南極星沉,老師福壽全歸。
2022年慶祝許介鱗教授88歲米壽,師生及家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