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系友專訪 ——— 湖南岳麓書院 袁承維助理教授

採訪整理/呂紹谷(政研二)

袁承維老師是臺大政治學系學士班(B88)、碩士班(R92)與博士班(D97)畢業的校友,從事中國政治思想的研究,目前在湖南大學擁有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任教。母系榮幸邀請老師在112學年第2學期到母系進行以「以黃老學為例談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典範意義;兼談五年赴湘執教之觀察」為題的精彩演講。本次訪談為演講會後進行,並先請教袁老師與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相關問題,再請老師分享赴湘執教五年的經驗與對學弟、妹們的鼓勵。

1. 袁老師的主要研究興趣是中國的古代政治思想,想請問老師的研究興趣是如何發展,從哪個階段就對中國政治思想產生興趣?

我從小對傳統和神秘事物充滿興趣,相當程度來講,傳統中國思想的某些特質,滿足這樣的興趣傾向。不過猶記高中時,曾以進入國關組當作志願,以擔任外交官視作一種目標。不過進入大學後,大一階段修習臺大中文系蔡振豐老師開授的必修國文課,主題是先秦思想史,從中發現對思想哲學的濃厚興趣。進入大三後,一方面修習林俊宏老師的課;二方面是政論組的班導師退休,轉為林俊宏老師。跟林老師頻繁接觸,在言教身教方面都給我很多啟發,我期待若有機會進入碩士班,跟著林俊宏老師做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2. 想請老師分享一下政治學系對於中國政治思想或是西洋政治思想的切入角度,與哲學系和歷史系有甚麼差異?

歷史系明確地講求證據力,透過考察史料進而推論自己的研究結果,所以如何找到足夠和有力的證據,是歷史研究一個很明顯的要求,這讓他們的研究比較著重於現實;哲學系的話,我們都知道一直存在「中國有沒有哲學」的大哉問?原因是「哲學」這門學科是發展於西方,透過一套包含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倫理學的研究架構來認識世界。哲學研究就傾向透過這套明確的眼鏡,探索所看到的世界,這是哲學系的傾向。不過整體上來講,以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的視角來觀察傳統文化,雖然視角是西方的,但中國也有一套可以相應、對話的學問,只是名稱不同,所以我們大致認為哲學研究還是可以從哲學視角建立一套對於中國思想的認識,這樣方式相對政治學系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來講,其實比較相近的。

而政治學界從事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性質上既傳統、又現代。所謂傳統又現代是什麼呢?此一研究是延續研究中國思想史的傳統材料,但透过政治學这個比較現代西方科學下的視角,所以它有一些主題是很政治學的,比如說我們可能要討論怎麼管理、君主作為統治者的形象等等。這些東西可能是比較偏向政治學的,是社會科學發展出來的結果,但整個研究的初衷其實還是很傳統的,我覺得這其實跟哲學系會有比較多的對話空間。

3. 老師是在歷史悠久的嶽麓書院任教,在這個環境下是否(如何)會影響老師的研究方向與主題?

嶽麓書院帶給我的正面影響,我覺得在前往的頭兩、三年,比較明顯感受到的就是差異帶來的反思。發生在我跟歷史系老師對話的時候,會有一種差異的感受;我跟哲學系老師對話的時候,也有一些差異性的感受。這一方面讓我認識了我自己,比如說政治學系在做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特色是什麼;另外一方面,認識到嶽麓書院那個地方的學術氛圍。嶽麓書院目前比較重視的研究範疇,包括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與經學研究,同樣非常重視版本、重視文獻考證。過往我的習慣,其實比較直觀式的對經典進行解讀,對於經典的版本其實沒有那麼講究。因為在書院的環境中,無形地現在較為並觀不同的版本、不同註解者的註本。彌補了我過去比較缺乏的能力,這個是嶽麓書院帶給我比較正面的影響。

4. 請問老師覺得中國政治思想對於現代的個人或是國家治理有什麼樣的啟發與借鏡?

其實就像剛剛演講尾聲有一個同學聊到,從黃老學的角度看,對於現在能夠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嗎?我們的確得說,現在所遵循的政治體制是西方長期發展出來的一個產物,它不是中國政治思想原生的產物,所以他會需要有一些融合跟扞格的過程。但我們相信在中國思想的研究裡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有一些東西,其實是在談本根,就像我們剛剛一開始(午餐演講)在講的,我們認為中國思想的研究其實有一套本末思考。像先秦各家,或儒釋道各家,他們都嘗試在「本」那個部分具足,以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然後再培養出一個理想形象的人來參與政治會是最好的。

我覺得對於傳統中國思想的討論,「制度」可能不是重點,而是重視什麼樣的「人」來參與。若要說中國政治思想對於現在有什麼幫助的話,我覺得也是從這一塊來思考。我們不必然說中國思想如何在具體的自由民主制度中提供什麼樣的協助,但是我覺得可以讓我們去反思,什麼樣的人來參與政治是適合的、什麼樣的價值對於解決社會衝突是有意義的。

5. 是否可以請袁老師分享一下到大陸教書的過程?

提到前往大陸教書的過程,非常謝謝我姐姐。在完成博士學位的時候,爺爺約莫百歲,父親當時剛中風,心裡其實放不下家裡。但當前往書院任教的機會出現時,姐姐提醒當時臺灣的環境,我不太能夠以當下的條件找到教職,人有夢想,或許應該去試試看。另一方面,林俊宏老師當時鼓勵我,給自己一點不一樣的可能性,先透過進入學術體系之中,才有辦法去累積條件,所以那時候就鼓勵我先去嘗試。

6. 根據老師在臺大的求學經驗與在大陸的教學經驗,老師認為兩岸學生有什麼樣的差異呢?這些差異又如何影響老師的教學內容或方式?兩岸學生是否有互相學習的地方呢?

相對來說,前幾年或許因為人眾而激烈競爭,感受大陸學生自我期許可能強一點。臺灣學生對於現實處境接受度是比較高的,所以積極性少了些。不過就道家研究的人來看,這樣的趨勢有兩說。為什麼一定要去追求那種大家共同認定的目標?這個事情是可以被討論的,所以到底需不需要調整,不知道,但是我覺得感受到大陸學生的積極性比臺灣學生更高一點的情況。這點時而引發擔心,但或許這就是現實處境所致的結果,沒有好壞分別,兩岸學生可以嘗試認識自己,認識對方,自然可以調整自己,拿捏出一個最適生存的方式。

6.1 那想請問兩岸的差異,是否會影響老師的教學(或研究)風格?

整體上來講,我覺得這件事情的思考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在中國大陸科研或任教,來自臺灣的特色其實會被放大,所以我其實不會特別地免除掉我的臺灣特色。正是因為這個臺灣特色,相對於其他中國大陸訓練的師資具有不一樣之處。我覺得可以接受存在的差異,以及發揮那個差異所帶來的意義。

所謂的臺灣特色,就是我們在思考中國思想、傳統文化時,相對中國大陸,我們少了一點邊界性。也就是中國大陸經歷過以唯物史觀來解讀傳統文化的過程,那已經成為他們思考模式的一部分,反反覆覆出現在他們論述中。而相對來講,臺灣特色的邊界限制比較少,可以接受觸角伸出去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是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的一種優勢。還有一個,是說我們對於西方文化的的看法較為正面,我們也較能夠讓所謂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或中國文化或西方文化,有比較好的融合。

這邊開一個玩笑,跟(嶽麓)書院裡的學生有時候我們會討論中國思想的文化意義,最後有個結論。就是認識現代中國可能必須要讀中共黨史,但是要認識中華文化的現代性,必須要從臺灣來看。對我而言,其實臺灣可以非常有自信的去面對傳統、面對中華文化。

7. 最後,對於想要到大陸發展的臺灣學生,能否請老師分享您的建議與經驗?

我覺得像剛剛演講中(午餐演講)談的,在同溫層中生活和學習,一定是最快樂的,因為那是熟悉和具有安全感的。進入一個具有差異的環境,必然是辛苦跟矛盾的,裡頭有很多自我反思。或許不用面對也無妨,但一旦出現這個情況,要勇敢去認識。臺灣人身處到異地的時候,可以勇敢面對異文化的挑戰跟衝擊,然後相信自己可以去融合。因為以臺灣來說,臺灣是一個能夠融合多文化的地方,身為這個地方所孕生的子民,要相信自己可以把那這種對於多文化的包容性帶到異地,而且能夠適應其中。雖說兩岸的諸多矛盾讓自己特別辛苦,且臺灣過去相對大陸的絕對優勢也已經不存在,但要相信自己可以在新的環境中,認識現實環境、認識己身的特質後,找到自己的利基點。

我開玩笑地講,在這五年的歷程中,有一部分的反思跟矛盾,面臨的當下是感到辛苦和難受,但是後來轉而把對於這種矛盾當成是一種遊戲。你平平淡淡生活在同溫層是舒服、安全卻不刺激的,在差異感受中,你卻會看到更多面向,然後產生很多思考是從來沒想過。在這種過程中,成長和改變會特別多。所以對我而言,看起來是去那邊工作了五年。一定程度來講,也像是在完成另一個學位,只是這個學位不是一個知識上的學位,而是一個面對生命的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