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國家講座暨臺大講座教授石之瑜新書討論會
文/李槃一
圖/穆宇軒
一、開場
母系石之瑜教授近期出版新書Confucian Governmentality and Socialist Autocracy in Contemporary China,探討在當代中國獨裁體制下,儒家和社會主義原則如何塑造公民與領導者之間的關係。這本涵蓋多學科視角的重要著作,深入分析了當代社會和政治動態。本學年從母系榮退的石之瑜老師,謙辭了一切儀式,選擇以新書介紹的方式作為退休紀念。此次討論會於5月31日在社科108室舉行,由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施正鋒、蕭高彥、夏珍、曾國祥等學術和媒體先進擔任與談嘉賓。
在討論會的開場,母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代表政治學系向石老師致贈獎牌,母系廖小娟副教授與左正東教授亦向石老師獻上鮮花。黃主任細數石老師對學術界的偉大貢獻,及對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他也分享兩人之間的私人趣事,對石老師表達誠摯的感激,並給予溫暖的祝福。主持人廖達琪教授以「教育部102學年度終身國家講座」殊榮介紹石之瑜老師,分享二人在中山大學的淵源,並以電影《功夫》主角練就如來神掌的歷程為喻,詮釋石老師的心思和作為。
二、新書介紹
接著進入新書介紹的環節。石之瑜教授首先提及,英語世界的學者在研究國際關係理論時,往往無法推翻或檢視無政府狀態、自然法和自然權利等基本假設。他認為這種方式太過簡化,將複雜的議題二分為非黑即白,缺乏負責任的深度探討。職是之故,石老師進一步思考如何發展出一種語言,從政治學的根本假設出發,進行批判性的檢討。他希望未來能探索的問題是:為何人權被視為基本?為何看到其他國家的人權壓迫會引起必須介入的本能?這種本能是如何養成的?怎樣的文化與思想養成了這種本能,讓人認為介入是理所當然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石老師說道,在觸碰到這些問題之前,本書進行的是理論上的打底工作。他經過深入思考,愈發覺得將民主與威權二元對立有其問題。為了避免不斷複製既有的前提,他不得不在語言上借用其他的思想源泉,因而招致晦澀難懂的批評。在過去,石老師主要從後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的批判性觀點;遭遇困難之後,終究要回頭探索儒家文本,因而寫就此書。
本書試圖挑戰政治學中自由民主與威權獨裁對立的主流觀點出發,石老師認為治理的關鍵不在於政府形式,而在於「歸屬」(belonging)與「支配」(dominance)。關於治理的核心問題是:人們如何歸屬、如何支配?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歸屬,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又需要透過「歸屬政治」(politics of belonging)排除一些人,以完成支配?他認為民主(democracy)與獨裁(autocracy)兩種政府形式如果跳開「歸屬」與「支配」,都無法解決問題。當民主和獨裁政體無法運作時,就需要借助彼此的模式。
石老師指出,無論民主還是獨裁政體,面臨的都是一個集體(collective)。政治學難以處理集體偏好的問題,他們認為將個體(individual)的偏好積聚(aggregate)起來,就成為集體偏好,然而集體本身並沒有偏好。所以在獨裁政體下,新疆的一把火能瞬間改變封控體系,效忠者都無法預期自己成為革命者;民主社會中,貪腐無能的菁英統治集團不斷交互領導,失望的老百姓最終將訴諸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導致法西斯主義崛起。
石老師總結時說道,二分法是一種欺騙,使我們誤以為一種政治體制比另一種卓越。他希望這本書能夠與全球南方和非自由民主的思維建立聯繫,所以在最後一章同烏班圖(Ubuntu)哲學對話,將來也希望進一步研究與蘇非主義(Sufism)的互通之處。他表示,本書的目標是從政治學的根本假設出發,進行批判性檢討。面對英語聽眾提出的根本性質疑,石老師將以本書作為回答的基礎。
三、與談人評論
廖達琪教授從比政角度出發,同意民主與威權缺乏天然的界線,兩者都有許多次類型。她也強調分類是「解決問題之母」,肯定石老師以「歸屬/支配」兩要素將政府組織視為有機(organic),並挑戰傳統上較為機械的(mechanical)分類法。廖老師隨即帶到了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指出在儒家語境下兩者的一體性,並以新加坡為範例。最後,她以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的多重身分,重新提醒分類的困難,以及建構歸屬的重要性。
資深政治學者施正鋒教授抒發對臺灣民主發展的不滿,也分享閱讀近代歐洲政治史的心得。他指出多數決存在弊病,包含民主與專業之間的權衡,以及保障少數的問題。施老師叩問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和集體認同的產生機制,也提到臺灣人的自卑感,與原住民在構建認同上的工具性。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本系蕭高彥教授察覺石老師對於五四精神有所不滿,認為石老師始終反抗科學,極力用自己的範疇重新詮釋,以免被物化(reify)的命運。他表示,半世紀前的新儒家指向中國要「開出民主」,正是石老師所欲超越的。蕭老師將autocracy譯為價值中立的「獨治」,意指其並非站在民主的對立面。書中論及,「獨治者」可以透過「論述型群眾」(discursive people)掌握民心,並受到道德上的限制。蕭老師特別摘引本書關於語境轉換的部分,即古代中國所謂「民主」係「民之主」,不同於今天講的「民為主」。他接著分享,書中還提到石老師著名的關係民主理論,以及預防腐化的輔助性制度。作為評論,蕭老師首先指出民主在西方具備歷史的斷裂性,古代中西差異其實不大,而石老師所批評者在於霍布斯之後;其次,他也呼應上述的翻譯問題,將「民權」與「民為主」的同義相替提出來探討;最後,他以法學大師施密特(Carl Schmitt)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與「同一性」(identity)概念,輝映石老師所談的「建制中的建制」(regime of regimes)。
風傳媒夏珍總主筆回想與石老師的緣分,分享在「快新聞、慢評論」的宗旨下,時常為石老師開特例的軼事。她認為儒家思想與現代民主截然不同,學問淵博的君子未必合於民主政治的要求。儒家是內聖之學,而非外王之術,她認為張君勱提出將儒學作為內在基礎的憲政秩序更加貼切。夏總主筆擔心中華文化基礎的斷裂,將造成民主政治的質量逐漸下降,因為儒學對於個人價值觀的建立仍有其用處。同時,她對石老師將新儒學應用於中國治理的論點持保留態度,也對共產黨多次錯失政治改革機會表示失望。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中研院秘書處處長曾國祥教授表示,石老師所談論的內容,可以同古希臘哲學中「法」(nomos)與「理」(logos)的對立相連結。他觀察石老師在超越所有二元對立時,採納了一種儒家式的本體論或宇宙論,強調「統合」(unity),而非西方脈絡下的「連帶」(solidarity)。關於當今的「日用常行」多大程度上還受儒家影響,他也認為石老師做了很好的示範。曾老師接續補充道,即便是儒學內部,對於「統合」的看法也存在著本體論上的分歧:繼承宋明理學的臺灣新儒家強調個體性和道德自主性,而對岸近年則傾向回歸公羊傳的大一統論述。另外,當代儒家是否已如余英時所言,成為不再扮演制度角色的「遊魂」,是臺灣新儒家建構政治哲學時所要面臨的整合性課題,尚有哲學思想上的工程必須完成。
四、尾聲
面對聽眾的深刻提問,石老師進行了統一回答。他補充道,書名當中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出自傅柯,指的是在一個系統中,個體如何被養成,以共同達成系統要求,使系統得以繼續運作。這本書實際要研究的是「反治理性」(counter-governmentality),關心領導者如何被養成到需要去回應社會的需求。領導者本身也是被控制的對象,當其不再按照系統的要求做事,便出現內捲(involution)。為了因應內捲,領導者可以借助群眾路線(mass line)與老百姓產生新的情感連結。石老師最後強調,作為一名政治科學家,儘管研究的不是先驗的法則,探討的仍舊是行動的效果。不論何種形式的群眾路線,背後的法則都是治理性,而治理性脫離不了歸屬與支配。
討論會現場聚集超過百名聽眾,包含許多學界先進與「石門子弟」。大家齊聚一堂,以新書討論會的形式,滿懷溫馨與不捨,歡送石之瑜教授自系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