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母系動態

臺大-北大菁英計畫第六期第一梯次心得

政治政論四 陳玉珍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因為對於中國歷史很有興趣,一直以來都很希望有機會能到中國大陸,感受一下他的悠久與遼闊。去北京之前有朋友對我說,你到中國大陸去很可能會失望,因為你到的是現代中國,而非由書本所建構的傳統中國。在北京為期兩個星期的交流中,的確修正顛覆了一些我對中國大陸的理解,不過我對於這次的交流並沒有失望,因為我認識了一個完全不同於我從書本中、課堂講演中、新聞媒體中所了解的中國,而對於兩岸問題看法,也因為與北大同學的交流而有更實際的認識,開拓了我的視野、使我受益良多。以下我主要分為四個部分記錄我這兩個星期來的在北大交流的心得與想法。

校園生活

在第一周的自由聽課時間中,我們聽了不少國際關係學院的課程,感受了在北大上課的學習氛圍。在聽了幾堂課下來,我們發現其實老師的上課方式和師生互動模式與我們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從教授的上課內容就能充分感受到北大學術的言論自由,時事批評、民主議題、中共問題、茉莉花革命……,在課堂上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像我之前所想像地必須謹言慎行、隱諱討論。就像我們旁聽李揚帆老師的「中國對外關係史」時,老師對於北大的教師風氣,甚至是中共政權都有所不滿與批評,講演百無禁忌,而底下的同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只有我們自己在大驚小怪,一直擔心老師的言論會不會過於激烈。

上課方式的部分,和我們一樣也都是老師口頭講授為主,但評分方式和我們政治系多只有期中、期末考不同,國際關係學院的老師注重報告寫作的訓練,每門課基本上都必須繳交報告,或是分組上臺口頭報告,我們旁聽的課有許多都剛好遇到分組口頭報告的時間,而在北大本科生四年級的學生甚至要完成學士論文才能畢業。報告的寫作能增加我們對於文字的掌握,而口頭報告也對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我以為也這是我們比較需要加強練習的地方。

而在課程內容方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義虎老師的「臺灣概論」,那周課程進度正談到李登輝主政時期的六次憲政改革,老師對於憲改的內容與影響進行了深入的介紹,雖然上課的內容對我們來說都是耳熟能詳,但其內容是我們高中課程沒有涵蓋的,要到了大學在政治系的課中才有較完整的認識,在臺灣,若是非法政本科生,對憲改應該是完全沒有概念,國關學院的課對於臺灣政治的介紹竟然如此詳細,這使我十分驚奇,相對於我們對於中國大陸少之又少的理解,國關學院的同學可能比我們許多臺灣人更了解臺灣的政治發展。

此外,因為自己雙修歷史系,所以想去旁聽北大歷史系的課程,因此讓我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在北大上課教室的地點是不公開的,在選課系統內無法查詢,只有修課的同學才知道。學友說在中國大陸許多大學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這是為了防止不相干的外系或校外人士旁聽,以維護選課同學的權益,雖然和我們一樣大部份的老師都不會介意旁聽,但先決條件就是得要找到教室才行,因此如果要旁聽外系的課,就必須靠自己的人脈打聽了。十分幸運地,學友有認識的同學幫忙打聽,使我有機會旁聽歷史系的課,雖然只上了一門,但也感受到不同於台大歷史系課程的講授方式。

課外参觀

參觀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街道

在這兩周中,我們也利用了課外的零碎時間到北京的各處觀光,搭著地鐵和公交車在北京市區轉來轉去,參觀了許多著名景點,如:故宮、雍和宮、恭王府、天壇、頤和園……等等。在公交車的沿途風景中,發現在北京真的是將中國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學校、餐廳或是雜貨店的建築都可以帶有濃濃的中國特色,而一不五時就會看到古蹟級的建築。

在參訪完數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後,讓我不禁讚嘆中國的歷史遺產真的非常豐富,歷史就在每個人觸手可及的生活之中,隨時隨地就能身入其境。在北京,你可以在歷代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的「天壇」練太極拳,也可以將慈禧太后的御用林園「頤和園」當作附近的公園造訪,我們只有在書本中或連續劇裡才能看到的場景,對北京的人們來說卻是生活的一部分,彷彿人人都能談一段歷史,居住在北京這個俯拾皆是古蹟、每棟建築碣碑都有悠久故事的城市,就這一點而言是讓我十分羨慕與嚮往的。

而造訪的這些景點也讓我看到古蹟保存的問題,古蹟保留與開放遊客觀光之間的矛盾,大批觀光客對於古蹟的破壞,或是為了觀光需要所作的內部改建都可能使建築失去原有的風采與歷史感,但若將建築完全隔離於人群,孤芳自賞,似乎也失去了古蹟本身的價值,因此古蹟的維護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中國式建築雕龍畫鳳、作工精緻複雜,修復畫工技術當然無庸置疑,然而有如之前其他學者對於中國古蹟修復的技術批評,認為顏色太過鮮豔匠氣,失去古色古香的美感,在頤和園中撞見極為不自然的鮮亮綠色廊柱,刺鼻的油漆味撲面而來,的確會令人覺得突兀。中國擁有如此豐富的歷史資源,古蹟的永續保存需要受到重視,應該要好好維護珍惜,而不是當作可恣意消費的商品。

參訪行程

第二周在本系張登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訪了北京許多政府機構、學校單位,也到了北京近郊的新農村和街道參觀,在各種正式的拜會與參觀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思考了不少問題。
在造訪過北京近郊的新農村─「龍聚山莊」後,我認識到中國大陸農村轉型的新模式,「龍聚山莊」以別墅開發經營的模式取代之前的鄉鎮企業,將農地建造成美麗的別墅區販售,並負責別墅區的經營與管理,讓從農業轉型的農民們有房子住、也有工作作,就算沒有耕種土地也能自給自足,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農村改造個案。之後我們參觀了北京市街道的其中一個社區,「街道」是中國城市基層的行政劃分,類似我們的「區」,是鄉鎮等級的行政單位。而相較於農村自食其力,努力發展不同企業以求轉型生存,城市裡的街道受到政府大力的贊助,街道居民能享有完善的兒童、老人福利設施,生活品質十分優良,然而在這個社區中只有15%的人擁有北京戶口,從中我們不難看城鄉二元的差異有多大,無怪大家都一股腦兒的往城市跑,希望擁有城市的戶口。

而在各個機構中讓我最印象深刻地是社科院政治所的參訪,其研究方向服膺於政府以及馬列思想,雖然社會科學本來就難以客觀,是意識形態之間彼此角力的場域,也是人主觀的選擇認識,但受到單一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會科學,完全服膺於政府的社會科學應該都不是我們所能認同的。當我們有同學提問提到有關於中國學者對於中國民主的批評,對方卻說學者片面的看法不足為信,其發言讓我了解到學者擁有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完全的言論自由,在大學校園內你可以暢所欲言,但大學只能作為象牙塔,將自己關在裡頭,不能與外界有所共鳴,社會科學作為與社會最有連結的人文學科,卻無法反映社會現實,你可以在校園內滔滔不絕的批評,但這只會使你邊緣化,永遠不會是所謂中國「主流」學者的主張。

這讓我想起我們去參觀清華大學時,陳寅恪為王國維去世兩週年所撰寫的碑文,上頭的文字所表達:「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當時國民黨以黨領政,企圖介入學校思想教育時陳寅恪發出的感概,也是陳氏一生中所堅持的理念。追求學術的獨立精神,追求真理,不被現實的政治情況控制,不被任何獨斷意識形態左右,刻在清華大學的紀念碑上,陳寅恪令人敬佩的精神不滅,但在現今強調「和諧社會」的中國,不允許有不同的意見與聲音,陳氏之信念如何能真正實現?

學生交流

很高興此次交流是採用一對一學友接待的安排,讓我們能夠更加快速適應了解北大的生活,也增加了我們與北大同學的交流機會,我除了自己的學友盧敏小學妹外,也認識了其他同學的學友,在這兩個禮拜中受到他們很多的照顧,和學友們談天說地,從兩岸的國家大事聊到時下年輕人的娛樂,真的是無話不談、暢所欲言,使我們對於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的看法有實際的認識與對話。此外,在第二周參訪的行程中,我們也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作了短暫的交流,討論兩岸之間的議題、收穫豐富。

在這兩個星期中,我們和許多大陸同學討論了「三農問題」,團中有許多同學十分關心此議題,認為中國的農業破產的情形已相當嚴重,是威脅中共政權穩定的重大問題之一,然而對於三農問題,北大或北京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們多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政府已了解此問題的嚴重性,並開始著手解決;也有些同學認為貧富差距的拉大,本來就是正值發展轉型的國家難以避免的情況,在陣痛期過後,農民生活總會得到改善,並不是目前中國最嚴重的問題。許多大陸同學認為,政權領導階層的貪腐問題,以及近年來中國「官二代」、「富二代」的爭議,領導階層對於政治、經濟資源的壟斷,才是尚待解決、但很難在現今共黨政權結構下解決的問題,也是討論學生最不滿的地方。此外,在與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討論時,我們也問了對於他們中共政權的看法,有同學表示,中國是個地廣人多的國家,十分難治理,不追求最好的狀況,而是去避免出現最壞的情形,如:暴動、騷亂之類的社會動盪,對於現在的中共政權或許有些不滿,但基本上是認同的而不會想推翻。以上的討論都使我對於中國年輕人在政治方面的看法有大致的認識。

在與北京國際關係學院交流的過程中,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也對於兩岸的問題十分困惑,認為現在中國崛起、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國,為何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台灣不希望與中國統一、回到祖國的懷抱呢?就算說兩岸因政治因素分隔數十年生活有所差異,中國是幅員廣大的多民族國家,國內的南北東西的差異也不小,語言腔調、生活習慣或是社會風俗也不盡完全相同,擁有相同的歷史文化是中國各個地區最大的公因數,而為何臺灣不能接受兩方的差異呢?

我以為問題不在是否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在兩岸問題上政治制度因素的考量一定是高於文化因素。我個人十分喜愛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但是並不代表能接受共產黨一黨專政的統治。在數次的政府參訪中,官員們總是會提到中國和台灣都是中華文化的一員,應當一同攜手向前,揹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重責大任,但為什麼所謂的「中國特色」、「中華文化」就要和中共領導政權連在一起呢?所謂中國式的民主、中華民族的復興,在我聽起來都是中國共產黨為了維持其地位的統治工具,如陶儀芬老師在「中國政治與政府」課堂上介紹,鄧小平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及其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現今的中國應該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真正被實踐,並成為其統治的核心概念,其他的都只是虛假的空殼口號而已。官員們喜歡以中華文化或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為號召,但是比起在中共一黨專政,什麼都能談就是不能談論黨的社會中,許多台灣人還比較寧願成為某個歐洲小國的一分子吧!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應該比起同文同種的淵源更具吸引力。
雖然不可諱言地,我們對言論思想自由的重視,以及對中共專制政權的不信任,是和我們長期接受西方思想教育,對於民主體制的內化認同有關。兩岸的學生生長環境的不同,處在不一樣的政治、教育和思想體系,因此不一定能在每個討論中都取得共識。然而這並不是哪一方的想法比較正確、孰對孰錯的問題,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可共量性,很多時候都是價值選擇的問題,有如老師在開幕式所提到:正因為我們彼此的不同,所以才會有思想的碰撞,這也就是本次交流的意義。很高興有這難得的機會能和北大以及其他大學的同學成為朋友,希望下次他們能來臺灣,換我們盡地主之誼來款待他們。

回顧了這兩個星期的交流過程,在心得的最後,我想到結業式中孫岩老師所說的話:「我們抱著一些想法和疑問來到北京,而在離開時可能是帶著更多的疑惑和問題離去。」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算短的交流時間中,北京有如匆匆的快照,留下的是一個走馬看花式的印象,不過這次的交流經驗讓我對於中國大陸有更實際的認識,不再是僅侷限於課堂上老師教授的內容或書本上的描述。雖然因為交流的時間不長,無法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然而正因為有了初步的理解,所以對於北京,對於中國,有了更多的問號與好奇,觸發了我對於兩岸議題與中國研究的興趣,希望有機會能再參與兩岸交流的活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深入地認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