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母系動態

臺大-北大菁英計畫第六期第一梯次心得

政治政論四 洪偉智

動機

台大北大菁英交流計畫來到了第六期,在政治系待了三年多的我,早已聽了不少前五期參與過同學所說的各種故事,讓即使已經去過北京觀光的我仍舊充滿興趣。幾位大四好友邀約之下,決定一起參與這次校園菁英計畫。早已有耳聞大陸高等教育,尤其是北京大學學生的優秀,更不用提北路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及不同議題的高度討論性,都是促成我這次參與這項計畫的動機。

時間很快的來到了說明會,帶著輕鬆心情的我邊吃著pizza邊聽著石之瑜老師說明這項計畫的由來。聽著聽著開始感覺到我們是如此幸運的一群同學,有老師們為我們在各個部會、單位間奔走協調,也有許多已經參加過同學所留下的經驗。原本對於此次計畫帶著輕鬆心情的我,對漸漸到來的旅程緊張了起來。

開端

早已有過數次出國經驗、甚至去過大陸數次的我,早已對飛行和轉機不感到興奮,反而是對於代表台大、代表台大政治系與大陸第一學府交流感到緊張。還記得機場集合時,是第一次看到胡全威老師,親切的氣質讓我以為是不是研究所的學長,只敢尷尬的打招呼。同學們陸續集合後,這趟令人難忘的旅程就這樣展開了。一如既往無趣的轉機行程,在香港可以稍做喘息,特別的是聽見並親眼見識到國際巨星Justin Biber 從眼前經過,讓無聊的飛機行程有些驚喜。

在不知是第幾次的瞌睡轉醒中,終於抵達了北京國際機場,如同08年抵達時有相同的景象,卻有著不同的期待感。下榻在北京大學西南邊的每日快捷酒店,沒有想像中的高級,但安全感和溫馨感卻在後面的日子中慢慢增加。隨著老師,我們第一次進入了北大校園。再一次打破了我的幻想,映入眼簾的是如同台大班汲汲營營的學生們及有些老舊的建築物。歡迎晚宴由全國台灣協會宴請。協會研究員高琛老師盛情的款待我們,也盛情的拿著一杯杯白酒款待我們,酒量不好的我與同學們,也只能一杯杯的喝下肚。在稍晚與北大學友們相見的同時,臉已經紅的十分嚇人。卻也如此語學友品杰拉近了距離。在微涼的五月天,漫步在未名湖畔,我又再一次推翻了我一進入北大校園的印象。沒有風卻很涼爽,沒有熟悉的景物卻很自在。在這時刻,再一次感受到了我們是如此幸運能再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有這樣的機會來到大陸,來到北大。

課程與校園

能夠有幸來到北大,除了校園內的人文外,最該體會的就是北大學生的讀書氣氛。於是在一周的自由行與自由聽課中,學友帶著我們體會了校園中的生活。首先去吃了campus康博思餐廳,是吃餃子的好所在。有別於台灣以顆計價,在北大是以兩計價,點了五兩餃子的廷宇學弟吃的十分痛苦。隨後我們去了如同台大盃的北大盃,為國際關係學院男子籃球隊加油,炎熱的氣候和響亮的加油聲如同在中央球場為政治系籃喝采。原來不同的空間,同一個世代的我們都為相同的事物所著迷且吸引。

炎熱的下午,總算進到教室中。第一堂在北大的課讓我十分期待會對於自己的學習態度有所衝擊。許振洲老師的政治學原理,教室漸漸滿座後,我開始觀察不同同學。來自韓國的韓國學生組成一群聚集在教室的後半部放肆聊天,昨天認識的國際關係學院學弟妹們多靠近於教室前方。來自台大的同學們則多因為第一次進到教室旁聽而四散於教室各處。課程進行方式是以投影片搭配老師口頭講述,與在台灣上課進行方式類似。主題在談論民主,以目前大陸仍有許多政黨實際運作說明其實有民主,並一再論述他國認為共產黨非民主是因為他國為身處於中國的時空背景之中。充滿疑問的我越聽越無法認同,只好繼續觀察課堂中不同同學的表現。聚集的韓國學生仍就用著不小的音量聊天,其他學生有些專心聽講,有些則忙於自己的事物,抄寫作業或使用電腦。常聽台灣媒體描述大陸學生的拼勁與苦讀精神,但經過這堂課的「個案觀察」後,我認為媒體渲染的成分大於真實。在學友們的推薦之下,也去旁聽了楊朝暉老師的中國政治制度。這堂課令我十分期待,原因在於楊朝暉老師除了是歷史事件中的名人外,上過課的同學們都對老師的口條及對事件的敢言非常喜愛。帶著這樣的期待,我們去上了週四9、10結的中國政治制度。六點二十分進到教室,同學們都在休息,我們也稍微休息等待六點五十分開始的課程。老師瘦瘦高高的,講起話來雖然有些不太習慣的贅字,但幽默的口吻及敢言敢批判體制讓我明白學友們為何會喜歡這門課與這個老師。腦中不斷浮現學友們訴說老師當年因六四天安門事件登上TIME封面的畫面。正當我還仔細聽著老師對於聯邦制、邦聯制、假設統一台灣後要如何使體制運作正常化,以及西藏方面問題的見解時,老師卻突然加速結尾了課程。錯愕的我和其他台灣同學們向學友確認後才發現原來我們誤會課程開始的時間,惋惜的離開了教室。覺得可惜也十分慶幸可以在學風自由的北大內聽到如楊老師般以準確但不失幽默口吻批評體制的言論。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曾在徐斯勤老師的課堂上提及「中國模式」而這樣的理論可說是近年來大陸研究的顯學。沒想到在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自學友品杰口中說出。於是我們在星期五上午,旁聽了潘維老師的比較政治學。在這一天的課程中老師強調的正是由社會的組成與社會及政府、統治階層的關係來說明中國政治體制的特別之處。與西方從個人出發不同,中國乃至於儒家文化圈的社會組成是以家為分析單位。以家為單位再從不同的家庭關係延伸至社會關係、政治關係。以家出發、以人為本正是中國社會組成的特色。延伸至政治制度上,有別於個人與制度的對應性,中國特色從人本出發,以家庭的特性、網絡性去做彈性調整。並非與制度、規範去衝突,而是以人治以及以人的家庭、朋友、師生兄長等等的社群網路關係去開展,有效的彈性做調整。

何其有幸能在一周的自由活動、自由聽課的時間裡,挑選自己有興趣的課旁聽。剛到北大時曾經納悶為何北大不如同台大班開放給一般民眾自由進入,也就是大學空間公園化。但仔細想想我們所身處的北京大學是大陸每年多少菁英學生踩過其他學生屍體後站上的巔峰,有所限制避免特定人士找麻煩也是可理解的。而幸運的我們,把握住了、也確實的利用了這樣的資源。

北京遊記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和一起報名的好友們,暐傑與尚融,待在校園的時間遠小於在北京各個角落。喜歡到處遊覽和吃吃喝喝的我們,除了享受被大的校園學術氣氛外,更有著一般背包客想把北京走透透的野心。還記得上次來北京時正是08年北京奧運舉辦之前,隨團而來的我與家人們,大景點雖都走過,卻都只是走馬看花的聽聽解說,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所以這次我和暐傑尚融只要有空檔,就會把想去的景點走一走,以補上次未仔細探索北京之憾

1)西單、天安門、故宮、王府井大街、南鑼鼓巷

野心很大的我們,在簡單的規劃下就出發了。在可算是轉運中心的西單下了車,映入眼簾的是百貨聳立的大街。早已有購物野心的我們愉悅的逛了起來,卻在逛了二十分鐘後打消大肆購物的念頭。原來北京的物價與台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只好當機立斷網在附近的天安門廣場前去。如同08年到的時候一般,廣場上聚集的都是觀光客。正陽門、毛主席紀念館、天安門乃至故宮所形成的格局依舊壯觀。上次來是被這樣的格局所震懾,但這次卻想起了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與他的文化獨特性。來到故宮南門口午門,時間已接近下午四點,我們決定沿著故宮城外的河畔走。柳樹輕斜,配合著北京雖乾燥但微涼的傍晚時分,心情顯得十分悠閒自在。就這樣三人享受這般分為的散步至王府井大街,小吃一條街的各式各樣小吃雖然目不暇給,卻是樣樣都不敢恭維怕吃壞肚子。於是在吃了有名但虛有其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後直接前往南鑼鼓巷。時空向交錯般,在古色古香的胡同中卻出現許多創意商品,酒吧、精品店混搭在胡同的懷抱中。

2)孔廟、國子監、鳥巢、水立方

與正在北京long stay的政治系學長碰面後,一天忙碌的行程開始,但開始必須先填飽肚子,來到東四十條站的「大董烤鴨」。雖然已不是第一次烤鴨,但因為餐廳的高級擺設和服務讓我們都十分期待。飽餐後才發現其實北京烤鴨的口味與台灣的不同而且我們都習慣並喜歡台灣的口味。隨後前往孔廟與國子監。可說是故地重遊的兩個景點,老實說沒什麼特別的感想,但每每到了這種與歷史意義結合的景點總讓我感謝我能身處在目前的時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每一件事。歷史也跟著我們的旅程推進,我們來到了北京奧運主建築物鳥巢體育場與水立方。從出地鐵站起,一望無際的廣場步道就讓人感到乏力。但看到鳥巢就出現在右前方,好奇心還驅使我不斷向前走,這是08年來北京時無法仔細看清楚的建築,也是當時來無法感受的氣氛。有人說水立方要晚間才有看頭,但只要這樣看著就可以清楚感受到08年時北京人民及中國政府對可以主辦奧運的歡欣鼓舞。

3)798、秀水街

798是這趟到北京來,每個年輕朋友推薦必去的地方,雖然距離很遠,但在大家的推薦下我們三人與學長邀約一同前往。大約有三個華山文藝中心大的佔地,是由舊工廠改建成為文藝中心,讓不同的藝術展覽、商店進駐。一個很適合文藝青年的所在,但一三五打球、二四六衝浪的陽光男孩如我並沒有感到太大的興趣。於是學長建議我們前往秀水街,販售幾可亂真假貨的有名商場。還記得進去前學長笑咪咪的跟我們說:「待會要小心不要隨便拿東西或說話喔」不以為意的我還以為是學長的玩笑話,直到真正見識到秀水商場的店員販售能力才意會到學長的意思。「看個包包嗎?」"wanna a bag, sir ?"「ちょとまて 見て見て」竭盡各種能耐吸引顧客與他們買賣。本來沒有預算要買任何東西的我卻也對這種殺價來往感到興趣。最後以店員開價一成的價格幫同學們買了包包。

4)頤和園、圓明園、後海

走過那麼多的地方,還是想去著名景點看看,於是我們前往被英法聯軍侵略過的圓明園看看西洋樓遺跡,也到了頤和園欣賞昆明湖美麗與長廊的悠閒。這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夜晚的後海,圍繞湖邊的是一間間的餐廳與酒吧。學友蕭堯帶著我們逛了一圈後找了一間酒吧坐下,本還期待我們可以喝喝小酒,卻發現價格貴得嚇人。只好作罷打的。

5)明十三陵、長城

總算結束的自由行程,有些難過卻也慶幸,慶幸花錢如流水不斷吃吃喝喝的我們在團體行程中應該會有所節制。明十三陵同樣在08年來時遊覽過了。印象深刻的是長城,上次來是從居庸關進入,爬好漢坡而上。這次卻是由八達嶺進入,日頭赤炎炎,我們卻仍舊想達成能爬到一定高度的目標,於是幾個男生汗流浹背,時而休息、時而邊爬邊喊累,總算是爬到了頂端。過程中不斷在想長城的實質意義,但往往想一想又被惱人的炎熱給覆蓋。

參訪

本系同學參加北京國關學院座談

還記得08年來到北京時是個十足觀光客,所以接下來的參訪各單位行程讓我十分期待。第一天到了龍聚山莊,兩小時的車程讓早起的我們在遊覽車上睡成一片好好補眠,但抵達後卻發現與我所想像的落後農村不同,而是讓我想起士林區陽明山上的一片別墅。原來延慶的龍聚山莊正是以此方式作為整體規劃已聚集財富再利用此官民合作方式使民眾的生活都能富裕。興奮的學妹們還詢問著較靠北邊的延慶能否有機會看看一望無際的草原,最後卻因車程問題而作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國家民委,還記得將至社科院的我十分緊張,以為將面對著既定印象中的嚴肅共產黨員來座談。想不到過程中老師們雖然正式的討論著社會科學院的運作與功能等等,卻也親切的回答我們提出的任何問題。即使常常技巧性的沒有正面回應到我們的問題,卻也給予我們一番親切的回應。反而在國家民委方面,讓我感覺有點像是形式上為我們做簡報,不過仍舊感謝對於我們這群來自台灣的朋友們的熱情款待。北京國際關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這兩個行程是我在本周之中最喜歡的兩個。我們首先拜會了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同樣有年齡相似的同學們與我們展開對於兩岸關係、中東問題等等的議題進行討論。但可愛的國關學院同學們卻更樂於與我們交流生活上的許多八卦、新聞等等。讓我在一系列的參訪行程中備感輕切與自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到了人民大學,在政治學方面能與北大齊名的人大,討論內容就比較專注在政治體制、國際關係上,一問一答之間失去較多能直接與同學們聊天交流的機會。最後是北京市政協、海協會。兩個都是較為官方的單位,在北京市政協聽到了有別於台灣三權分立制衡機制的政協單位如何發揮其功能為人民發聲,雖然並不像台灣有明確的表達管道,但政協卻也扮演著傳遞民意的角色。宴請的晚宴更是美味,雖然並未坐在主桌與政協主席一同進餐,但一杯杯的二鍋頭及茅台也是喝得我們個個臉紅。最後一天的海協會行程直接就是午宴,坐在我旁邊的是駐海協會記者,從前是個喜好到處遊走的背包客,直到現在才為海協會寫稿和服務。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份對於工作、生活及未來的積極性,聊天之中也感覺到雖然年齡上有差,但比起這一輩的大陸青年,我們十分缺乏對未來的想像、憧憬。

兩周很快就過去了,兩周以來發生的種種是以前從來不可能想像的到的。漫步在北大校園中煩惱午餐該吃什麼可以節省飯卡的錢、緊張的盯著表只為趕上熱門的課程、在酒店裡看著中共建黨九十周年大戲「雪花那個飄」、與學友們互道長短說著不同的經歷、與長官們、老師們舉起酒杯以感謝我們的叨擾,這樣的一切,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一頁。

兩周的生活中,尤其感謝兩位老師的幫忙與照顧。第一周雖然大家都各自上課遊玩,胡全威老師仍舊不辭辛勞的整理我們的聯絡方式,與我們分享上課所聽到的事物與想法,甚至與我們打成一片的吃吃喝喝、唱KTV。即使和老師相處的時間不多,也感受到老師的細心與關心。第二周許多的團體活動即與各單位接洽的行程。 兩周真的瞬間就結束了,從來就不是學術見長的我也許在這次的團體行動、提問上幫上什麼忙,但兩周下來,我會很有自信的說,我很認真的把握這個計劃的機會在「體驗」北京人、北大學生的生活。我用著不下他人的用心極開放心胸去體會這兩周來所經歷的種種,物質上、知識上的吸收可能真的比不上團裡的學長姐、同學、學弟妹們,但兩周以來所得到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就是我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