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文化多元的母系– 來台求學心得分享 劉世明(泰生)

訪談紀錄: 黃棟冠(政研二)

本文邀請來自泰國的劉世明同學,和我們分享在台就學的經歷與感想。大學就讀中文系的他,中文非常流利,應對如流。世明也很喜歡台灣的文化、人文、學術氣氛等。來台灣生活一年多的時間,他對台灣的印象又是如何呢?

可以請你分享一下你選擇就讀台大政研所以前,是如何挑選國家、挑選學校?這過程中有什麼考量因素?

因為我大學的時候念的是中文系,準備研究所的時候想說,選擇一個可以用中文授課的地方繼續我的學業。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中國大陸,一個是台灣,後來就選擇了台灣。其實我在念研究所以前,有來過台灣旅遊兩次。那個時候覺得台灣生活比較方便,台灣人也很友善,所以當時覺得到台灣念書也不錯,因此毅然決定來台灣念研究所,吸收更多的知識。

為什麼選擇台大這間學校?我之前蒐集資料和意見時,發現台大是台灣最著名的大學,學術聲譽也是台灣最好的,所以選擇台大,希望能更了解台灣的教育環境。

目前你在台灣學習的過程,令你印象最深刻,或最有感觸的事情是什麼?你曾經修過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

來到台灣學習的第一印象,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學習的氣氛吧!台灣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積極,上課也比較認真。跟我以前在泰國的經驗比起來,泰國學生的風格比較「自由」,對自己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來台灣其實讓我進步很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應該是陶儀芬老師開授的台灣政治經濟發展專題,因為這門課讓我更了解台灣。來台灣念碩士班以前,只知道台灣的著名觀光景點,修了這門課以後讓我了解台灣政治、經濟發展過程。另外,老師上課的方式也比較輕鬆,不會讓我覺得太緊張,過於壓抑。同學的互動,或是跟老師的互動真的很積極。

泰國學生和台灣學生學習風氣比起來,除了上述提及者,還有其他不同之處嗎?

我覺得除了學習的風氣外,泰國的學生感覺上比較黏朋友,到哪裡都是一群一群的團體行動。大家一起約去吃飯,或是下課後相約一起出去玩。到台灣念書後,我發現台灣學生比較獨立,下課後就自由分散,台灣學生的外務好像很多,大家感覺比較忙,比較少一起團體行動。

你有參加台大校內的社團嗎?你覺得社團的氛圍如何呢?

有啊,我碩一上學期參加過禪學社,和他們一起打禪。在社團中,可以遇到不同學院的同學,有時會一起約去校外打禪或旅遊。感覺參加社團可以享受團隊合作,teamwork的氛圍。我很喜歡我的社團,可是這學期因故沒有參加,覺得有些可惜。

你有去過台灣哪些地點觀光旅遊呢?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點是?

其實台灣北、中、南、東,我幾乎都去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高雄,我第一次來台灣時,就在高雄小港機場下飛機,覺得高雄城市的景色比較舒服,市容比起台灣其他城市比較新穎。另外,高雄人跟其他城市的居民相比,好像比較友善,我很喜歡高雄。

你有經歷過台灣的選舉嗎?你對台灣政治環境、生態的觀察,有什麼感想?

我覺得台灣的年輕人,例如學生族群,對政治比較感興趣,政治參與率也比較高,無論是校內自治,或是國家政治事務皆是。跟泰國比起來,大部分泰國的政治參與者,無論是政治領袖,或是在外示威遊行的,大多是三十、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這些人對泰國的政治事務較感興趣,也比較活躍。相反的,台灣的年輕人比較積極,例如之前我在新聞報導上也看過太陽花學運的相關訊息,或是總統大選時,大學生參與選前的活動,並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可以感覺到台灣學生政治參與度比較高。

你會推薦其他泰國學生來台灣就學嗎?

會!來台灣之後,我常常在自己的Facebook或其他社交軟體上,分享很多有關台灣教育、學校方面的資訊,提供在泰國的朋友們參考。因為我自己體驗過台灣的教育環境,覺得這裡非常好,希望自己的大學同學們,或是其他泰國學生來這裡念書,我希望能夠讓更多我的朋友與同學們來這裡體驗台灣的生活環境與學習氣氛。

其次,我覺得台灣的生活環境比較安全、方便,這是台灣主要的特色。若論泰國整體社會或政治層面,不只是泰國南部,社會安全保障比較低,政治上也常有政變,所以相對比較不安全。

你從台大政研所畢業後會想留在台灣工作嗎?有什麼未來的規劃嗎?

我未來的規劃是希望能在台灣先工作一段時間,現在就學的經驗已經可以體驗台灣的學習氣氛,畢業後希望能再體驗台灣的工作環境。我覺得在政研所的學習,儘管未來我不會在台灣的政界工作,但政治學是我的興趣,尤其是國際關係,國家間的互動等。若我們能深入了解國際情勢與國際關係的命題,除了加深自己的學識素養,我想對未來的工作也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