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2020年「胡定吾講座:國際政治經濟學」-Roger Schoenman教授

文、圖 黃譯民(政研碩)

本系於2020年續辦邀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政治系的Roger Schoenman副教授開授「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課程,並於10/28、11/4、11/11、11/18和11/25進行為期五天的課程。

講者簡介:Roger Schoenman

Roger Schoenman教授專長於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發展、政商網絡研究、中歐及巴爾幹國家。目前他的研究主要在三個領域:一、後共產國家的資本主義類型、二、政治組織在網絡中的角色、三、大型及長期的政治經濟發展計畫。

Roger Schoenman最近的新書及發表為:Networks and Uncertainty in Europe's Emerging Marke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Old Wine in New Bottles? New Parties and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Great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Balkans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20) 53 (1): 55–79.

導論: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今,能夠安然地在學校舉行實體課程或許是台灣令人稱羨的地方。Schoenman在第一堂課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做了簡介,也提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影響做了討論。老師深入淺出的帶同學針對當今國際社會重要的政治經濟議題做初步認識,包含:中國與美國的霸權競爭及貿易戰、在世界各地伴隨民粹主義而起的保護主義、全球層面的經濟不平等、群眾對傳統政治菁英的不信任危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拉扯、主要區域問題如英國脫歐後歐洲的內部整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在探討這些議題的同時,老師也對政治經濟學做出定義,有別於經濟學較著重在市場如何運作,政治經濟學聚焦在政治與經濟之間的整合與互動。而在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更是強調在國際社會中,國家之間是如何在全球政治經濟體系下競爭及合作。Schoenman同時也在課堂中梳理重要的政治經濟學流派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國際政治經濟學。如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等,以及重要的理論如霸權穩定論。

全球化、貿易政策與國際金融的三元悖論

Schoenman介紹了現今國際自由經濟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LIEO)的起源,從金本位到布列敦森林體系,再到現今的國際自由貿易體系。Schoenman也介紹了國際自由經濟體系下,每個國家在全球化中都會遇到的三元悖論(Unholy Trinity):在資本自由進出、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三個項目中,一個國家只能同時擁有兩項,追求第三項時必然伴隨著失去其中一項。如當今中國控制了匯率及獨立的貨幣政策,也勢必要限制境內的資本自由流動;而英國與加拿大開放境內的資本自由流動,政府也掌控獨立的貨幣政策,也導致英鎊及加拿大幣的匯率無法固定。在這樣的全球化及自由經濟國際秩序下,國家要如何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一個吻合自身比較利益的貿易政策為不二之選,尤其是在國際貿易盛行的當今,國家無法再像一兩百年前般小看國際貿易。Schoenman也與同學討論到東亞國家是如何在國際貿易上發展自身實力獲取利益,尤其是日本、南韓及台灣的例子,都是國家帶領企業發展的發展型國家,在不同的階段施行不同的貿易政策及產業政策,在貿易的過程中升級技術及培養人力資本,進而實行產業轉型。同學也分享了台灣過去的經驗,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台灣的產業也從過去的勞力密集產業轉型至今日的知識及資本密集產業。

新冠肺炎疫情與其對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正是揭開全球化不願意面對的黑暗面。席捲全球的疫情不但顯示全球供應鏈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脆弱許多,更是對現有的國際秩序、框架作出挑戰,究竟我們能不能夠用現有的理論解釋此次疫情發展?Schoenman在最後一堂課邀請同學根據課堂指定的文章,發表各自對這個議題的想法。關於全球疫情,學界最新的討論皆集中在我們要如何因應,如廠商過去追求效率及利潤的生產鏈配置,是不是會在這次疫情後面臨調整?疫情封鎖帶來的經濟衝擊在跨國資金、國內就業市場等領域與前幾次的危機有何不同?還有備受關注的中美競爭在這次疫情中,因為川普政府並沒有適當的扮演過往由美國領導世界秩序的角色,因此使得中國在全球領導位置中取得進展;同時,十一月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也將是美國態度轉變的契機。此次疫情附帶的醫材搶購、疫苗競爭也成為學界研究的主題。疫苗民族主義(vaccine nationalism)背後的意涵更多的代表了我們現有的國際建制不足以應付全球危機,加上中美兩大強權的對抗態度,嚴重的影響了全球國際建制的有效性。

結論與討論

在短短五週課程中,Schoenman帶領同學探討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及架構,以及在後疫情時代,世界面臨的挑戰為何、過去的經驗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Schoenman在課堂上不但積極與同學討論大家對文本論點的看法,也會引用許多具體的例子來佐證現今國際政治經濟運作的情形。兩次作業當中,也鼓勵同學引用文獻支持自己的論點,寫出同學對於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是否會與不列顛和平(Pax Britannica)一樣走向衰敗,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衝擊,疫情是如何影響國際社會、國家以及個人?全球化是否會遇到根本性的挑戰?以及傳統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究竟是幫助我們更瞭解這些改變,還是這些傳統理論正在失去作用?而有這些變化的背後原因為何?雖然台灣在這次疫情中成為全球少數不受其嚴重影響的特例,但作為國際社會一員的我們,面對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仍應審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