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歷史與國關IV:以史為鑑」學術研討會

文、圖/呂冠樺(政研三)

一、緣起

「歷史與國關」系列研討會多年來由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本系以及中研院政治所一同主辦,繼2015年舉行第一屆「中國再起:歷史與國關的對話」、2016年辦理第二屆「中國再起II:跨時、跨域、互動的觀點」後,復於2019年再次舉行「中國再起III:中國與鄰邊互動的歷史與現實」研討會。2020年逢臨疫情期間,本系仍得獲得台大高研院與中研院政治所的支持,於12月4日順利於社科院409會議室舉行第四次研討會。本年度主題訂為「歷史與關IV:以古鑑今--大國逐霸,小國圖存」。本系張佑宗主任與台大高研院院長廖咸浩教授、中研院政治所吳玉山教授蒞臨致詞。

二、東西方歷史對於當代社會的啟發

12月4日第一場主題演講由中研院王明珂院士以「中國邊緣的歷史三面向: 現實、事實與敘事」為主題,從中原人類生態作出發,探討周邊各部落間與中原的互動,當中諸多行動造成的歷史事件,修正或強化了歷史事實,同時亦影響至今。歷史敘事結構與記憶,除了對應出不同的現實結構,亦塑造中原人對四方人群的看法,因而影響其行為,進而強化歷史現實,亦助於解釋當代中國與週邊人群之關係。

第二場主題演講邀請到政治大學民族系趙竹成教授,以「凱薩琳二世的對外政策及其遺緒」為主題,從伊凡三世統一的俄羅斯帝國作出發,再談及彼得大帝的西化政策,和凱薩琳二世時期俄國的外交政策如何影響與周邊國家的互動,諸如波蘭、立陶宛與普魯士等國。趙教授指出,18世紀俄普兩國關係完全主宰了波蘭的命運。在一連串秘密協議下,波蘭經歷三次受外境勢力的瓜分處境。此外,克里米亞汗國的地位,亦在隨著俄羅斯擴張至黑海口後,於1783年遭俄羅斯正式兼併。同時,土耳其擴張至黑海北岸領土,進入高加索區地區,亦影響現今俄羅斯此陸權國與周邊民族間的互動關係,形成大國擴張與小國於夾縫中求存的處境。

三、歷史和國關理論間的適用與解釋

在場次一中,成大政治系陳欣之教授以戰國時代為背景,檢視當代國際關係現實主義中的求安論(security-seeking)是否得應用於一國對逐霸國家的策略選擇,並以齊國攻打宋國、南梁之難作為案例,探討求安國與追求霸主地位國家的互動關係。而台大政治系唐欣偉副教授以古希臘的修昔底德、戰國時期的韓非、印度的卡提利亞作為借鏡,認為三者處於不同時空地域的作家,對於國家提升自己國力的方式,亦能對應當代的權力政治。且三位作者對除了以國家作為分析單位,亦強調國內層次的影響力,並無把國家的決策視為鐵板一塊,而此亦對應於古典現實主義的分析方式。

在場次二中,中研院政治所賴潤瑤助研究員、本系博士候選人唐豪駿、蘇軍瑋等人,皆以唐朝歷史為背景展開對話。賴潤瑤博士以中國朝貢體系為基礎,分析中國與周邊中小型國家的互動關係,並以唐朝、隋朝中國出兵高句麗為案例,分析中國中心性的區域體系下,中國如何透過物質手段和非物質因素,來達到威望建立與霸主地位。唐豪駿學長則以唐帝國的天可汗體系為案例背景,企圖補充傳統國際關係理論,建立更強調體系變遷面向的霸權理論,分析唐朝天可汗體系的戰略收縮,再至復興與衰弱的過程。此外,蘇軍瑋學姐比較唐朝時期,吐蕃、突騎施、高昌和中原間的互動,並以戰略三角模型來解釋其各自面對外在結構下的策略選擇,並各自對應出吐蕃假意交好、實質厚植國力;突騎施從夥伴至孤雛的角色轉變;高昌因錯誤認知導致敗亡的結果。

在場次三中,本系張登及學長以朝鮮半島為研究對象,分析中國將週邊政權從「冊封」轉換為「郡縣」體制的契機。張老師以漢魏、隋唐、遼金元、明朝等不同時期之中國為分析案例,比較中國與朝鮮半島的互動關係,並發現中國對朝鮮半島採中央集權的郡縣體制,其實未必能實現中國的戰略利益。對於華夏邊緣民族的治理,並非以國家制度的建立優先於「共存天下」的考量。中國的決定是否基於物質性等戰略因素,又或是側重威望的樹立,需以個案性的研究與分析,尚無法以單一性的理論視角,做出周延性的解釋。

同場的南華大學 / 國防大學楊仕樂教授以文化認同來探討周邊民族為何服從清朝霸權,援引漢文史料,檢視滿人與蒙古人是否為一家。其比較歷代清朝年間的在位者政策與史料,指出滿蒙一家的強調、對蒙古的優待禮遇,目前看來主要出現在嘉慶以前,顯示滿蒙一家在維繫清朝霸權時,的確只扮演輔助性軟權力的角色,滿蒙一家的文化作用,無法在清朝物質硬權力衰弱後維繫蒙古的服從。

相較於場次一與場次二,第三場次的主題除了探討物質性權力結構下的國家互動,更側重以案例探討軟性、理念性的權力因素,諸如霸權的威望、名譽等非物質因素,補充過往強調物質性權力的理論框架,使解釋變項更為延展與豐富。

四、歷史研究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對話

中研院政治所傅澤民助研究員的演講主題「如何用社會科學方法結合歷史與國關研究」,為大家展示歷史研究結合當今美國學界盛行的量化研究,其初步界定何謂層級(hierarchy)體系,再做出相對應的研究假設,以檢驗大國與小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在不存在層級體系狀況的操作下,是否大國會欲兼併小國,以及小國會更傾向制衡大國。其援引欽定越史通鑒綱等史料,並對於中越間在1365-1789年間的衝突、和參與者單元做出分類,並提出中越間的朝貢層級體系持續了八個世紀,越南並無積極軍備抵抗中國,中國亦此年間僅有一次快兼併越南的大規模衝突。整體而言,中越雙方的關係是穩定與持續性的,層級體系仍維繫雙方的互動關係。

除了傅澤民學長以中越關係為研究主體,採量化方式來定義、操作與解釋外,中研院吳玉山院士則以類型學分類(跨時、限時)、(跨域、限域)成四個象限,並提出在跨時、限域的第四象限中,文化能作為持續影響歷代族群的因素。但文化理論已經不限於傳統的特殊論,而發展出三種觀點,分別為特殊論、普適論、工具論。基於三種文理理論,其對於文化的解釋有所差異,且在對應案例分析上,自變項與應變項的界定與結果亦有不同的操作方式。

五、結論:文化因素的特殊論、普適論、工具論

最後,本系吳玉山教授以「欲瞭解今日國際關係、發展國關理論,不能不瞭解歷史;欲瞭解歷史,不能不瞭解文化;欲瞭解文化,不能不瞭解文化的三個作用,分別為教化、區辨、工具,以及相對的三個理論:特殊論、普適論、工具論,這三個理論,配合著傳統的現實主義理論,是發展歷史與國關途徑的前沿」作為會議的結論。

吳老師同時呼應歷史國關研討會之舉辦宗旨,企圖搭建人文與社會科學間的橋樑,提供更多學界人士參與交流的平台,以觀照當前,探索未來,使不論政治科學研究,抑或人文歷史研究能相互參照與交流,豐富既有的分析理論與框架,拓展國際關係領域的深度與廣度。

圖一:「以古鑑今--大國逐霸,小國圖存學術研討會」來賓合影(右四:張佑宗主任、右五:吳玉山老師、右六:廖咸浩院長、左五:王明珂院士、左一:廖小娟老師、右一:蘇翊豪老師)

圖二:開幕致詞(左二: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廖咸浩院長、右二:中央研究院吳玉山院士、右一:本系張佑宗主任、左一:本系張登及學長)

圖三:中研院政治所傅澤民助研究員(碩98年班)發表主題「如何用社會科學方法結合歷史與國關研究」

圖四:本系張登及學長(政論76年班)發表「郡縣之?冊封之?中國若干王朝之朝鮮半島政策初步比較」

圖五:吳玉山院士以「檢視歷史與國關中文化的三種意象:特殊論、普適論、工具論」作為總結

圖六:大會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