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後殖民女性主義與國際關係中的華人性」專書討論會 - 石之瑜國家講座教授

文/郭佳臻(政研一)

圖/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左起臺大高研院副院長陳昭英、臺大高研院院長廖咸浩、前政大校長林碧炤、本系國家講座石之瑜教授、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臺大地理系教授黃宗儀、主持人吳玉山院士、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本系主任張登及

母系與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在2021年12月10日下午舉辦「後殖民女性主義與國際關係中的華人性」專書討論會,母系石之瑜教授於會中發表新書:Eros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 Self-feminization and the Claiming of Postcolonial Chinesenes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以及Post-Chineseness: Cultur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討論會由母系吳玉山教授擔任主持人,並邀請了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林正義研究員、總統府前秘書長、政大前校長林碧炤教授、臺大地理系黃宗儀教授及人文教育高等研究院廖咸浩院長等五位專家學者與會評論,現場座無虛席,討論相當熱烈。

石之瑜教授的兩部作品主要聚焦在「華人性」(Chineseness),並分別利用後殖民女性主義的國際關係和族群身分認同作為研究途徑。石教授指出,「如何反省和批判時代」是他最終的核心關懷。歷史的脈絡塑造了現在的生活經驗,使得我們在討論議題時通常會被當下的視角所限,無法從宏觀人類發展的演進角度來思考,因此很難做到真正的批判和反省,而他則試圖跳脫國際關係傳統上以西方為主的研究框架,透過探討殖民及後殖民國家的華人經驗來進行反思與批判,進而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對話。

黃宗儀教授以自身在香港雨傘運動時期的任教經驗為例,指出華人性在概念上的複雜性,亦即社群會隨著政局的變化而在局內人及局外人之間游移,因此從「關係」的角度理解,它是可進可出的。若將臺灣帶入港中經驗反思,臺灣人因為立場上的曖昧,因此能夠做為華人性的中介,在港中之間自由遊走。林碧炤校長補充了華人性研究的歷史脈絡,他指出一戰是華人性的轉捩點,戰前主要著重在認識自身文化;戰後則因戰爭對於人類的文明傷害甚大,因此學者開始結合更多元的途徑,如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來研究文化。此外,林校長也肯定這兩部作品的貢獻,認為能為當今的國際關係學界提供有別於西方的觀點,激起更多辯論。林正義研究員則為 Ero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一書提供了詳盡的背景解說,他主要透過對照蔣介石的日記,為我們補充了書中關於宋美齡篇章的性別觀點。在研究建議方面,他認為在性別和族群之外,從「個性」著手可以打破性別的分野,是未來值得發展的途徑。呂副總統則聚焦在性別議題的討論,他比較了書中的宋美齡經驗和當今的婦女參政經驗,指出現時的女性已經有能力獨當一面成為國家元首,而傳統的權力政治本質也應隨之改變,不該再囿於陽剛的邏輯。此外,書中所採用的性別途徑很適合用於探討兩岸關係及臺海發展,而呂副總統也期望學界未來可以將女性主義一詞更換為性別主義,進一步消除刻板印象。廖咸浩院長最後則帶領聽眾從文學和歷史的視角來思考華人性,他特別指出後華人性,認為可以回到宋代以前的政治文化傳統來尋找後華人性,藉此幫助我們更了解華人性的本質,而後華人性與現代化進程重疊,兩方的拉扯也顯示出現代性的優越感,但在調適的過程中,同時展現出華人性的多元特質。

最後,石教授為本次發表會作結時特別提到互助(solidarity)和生養育關係(reproductive),他認為這兩項概念是人類互動的重要邏輯,亦即我們透過生養育關係,也就是了解他人的需要並為其提供幫助,來建立互助的情誼。透過書中的的內容可以知道,當今國際關係中較少窺見這樣的互動,因此關係如何重建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