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專訪陸生—陳軒

文 / 許裕民(政研三)

從物理學到政治科學

我大學開始是學經濟學,後來轉系去讀物理學,但其實我蠻早就想改念政治學了。在經濟系讀了一年,覺得經濟系比較偏文科,沒有什麼數理技術,雖然馬克思、西方經濟學等各類經濟學都有,但卻不夠強調數理技術。我看一些經濟學家的主修都是數學、物理或資訊等科系,而當時我不確定之後要做些什麼,只知道不管未來怎麼打算,主修讀理科方向總是沒有壞處,畢竟理科轉文科或其他方向都相較容易。我們學校的物理學院在全國排名很高,於是我就想改讀物理學。

2010年我來到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系交換,有一次參加台北的一場座談,剛好認識了當時在清大任教的老師,會後跟老師吃過飯,並持續聯繫。因為我大學的主修不是政治學,但之後研究生階段想往政治學方向走,於是便向老師尋求意見。老師建議的是,不是主修政治學的本科生,要申請政治學博士班比較不容易,不如先來台灣念個碩士再申請。

總之,我一直對社會科學比較感興趣,當初讀物理只是因為想加強數理的訓練,後來還是想往社會科學方向轉。想過回去念經濟學,但研究議題上我對政治學所關懷的問題更感興趣,更何況目前政治科學和經濟學的研究方式趨同,所以最後還是選讀政治學。大三那學期來台灣清華大學物理系交換過,因緣際會之下就選擇來台灣讀碩士,未來還是打算出國繼續攻讀政治學博士。台灣學界也在追趕西方主流的腳步,但相較於也在追趕的中國,台灣已經有些成型,目前中國落後世界的腳步還太遠了,我還是蠻推薦對社會科學有興趣的大陸學生可以來台灣念碩士學位。

台灣師生的濃濃人情味

我在台灣已經待了兩年半,已經過了那種會對台灣或台大印象深刻或特別有感觸的那種交換生階段了。該說是「台灣化」了吧,我已經對台灣地方特色、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等各種現象感到習以為常,雖然外表還是很容易看出我不是台灣人。不過放假回家也不會覺得大陸生活不正常或有什麼特別,我已經過了那種找差異、找新鮮感的階段。

如果要說印象深刻的台灣景色,實話說我覺得日月潭雖然有名但卻普通,相較之下我對太魯閣印象很深。之前來台灣交換時,有在交換期滿組團環島,一路坐客運玩東部,然後從西部坐火車回台北。來台大讀碩士班後出去玩的時間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參加政治系遊才到其他景點走走看看。

若真的要說印象最深,應該是剛來台灣時,很深刻感覺到台大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比較近,互動得比較頻繁。大學在讀物理時,跟老師的關係就是上課、下課,沒有問題也不會有額外往來;台大老師們會組讀書會、和同學吃飯或出去玩,甚至是在Facebook上和學生互動──中國的老師很少用社交網站和學生互動的。不過最近中國也有些改變,中國人人網上像是前北大商學院院長海聞就有和學生互動。但一般來說,中國大學生用人人網居多,卻非常少有老師在人人網和學生互動。當然也會有清華、北大的海歸派老師跟學生關係不錯,但傳統教育體系的老師和學生之間還是有距離的。台灣我看非常多老師用Facebook和學生交流。這方面大幅拉近師生距離。這也是我比較喜歡台灣的地方,師生間的人情味比較濃一點。

在學生方面,中國學生相較台灣學生應該是更主動、積極踴躍發表些,但平均而言不好相比。台灣學生也有很多很積極,口頭表達很好的,所以我說不出比較值。而且來台灣讀書的陸生其實都已經被篩選過了,這時候的比較一定有些選樣偏差。

以我在台大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台灣政治所的學生大多還是職業導向,例如考公務員或是外交官,我在政治所課堂上很經常發現那些跑堂的、已經有未來工作的學生。就我本科讀物理學的經驗,物理學也是脫離就業導向,但本科學生通常是為了學好本科,而不是可以帶來什麼實際好處或是職業,而是為了弄懂而學習。我想這應該也不是普遍情況,這當然也跟我之前的主修有關。台灣學生倒不見得像台灣媒體說的不用功、不努力。大陸人口多,即使是同樣比例,數量也會比較多。

其他陸生朋友的困惑

不過,在Facebook上還蠻常看到在台灣待久的陸生,有人文社會科學類的、也有理工科的陸生會抱怨台灣師生對陸生不太友善,像是中國問題或覺得陸生都被共產黨洗腦等這種不友善言論,陸生憤慨、困惑,甚至對台灣人很失望。但其實我很少遇到這種情況,我相信陸生同學們的遭遇是真實的,但也許因為我個人跟台灣本土派的老師與學生接觸比較多,所以關係比較近,比較不會被視為模型化的中國人來對待。我能夠理解但很少困惑。不過我的觀點不能代表普遍感受。

我生活的交際圈不廣,大部分認識的都是學校裡的人,可能相對彬彬有禮些。但也不是都遇到友善的人,例如說我搭計程車,計程車司機聽我講話的口音,就會說「你們中國來的這些人都是馬政府有補助的啊,一個月三萬塊……」之類的,說實話我不知道這些謠言從哪邊來的,至少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我認識的陸生根本沒有每月補助三萬元這回事。相反的,我們跟台灣其他正常領獎助學金的學生相比要受到許多限制,不過我想,我們來之前都知道台灣有「三限六不」政策,健保、獎助學金受限……這都是來的時候就知道的,既然知道了還來,那就是已經衡量過的決定。當然可以評價這是歧視,但沒必要到憤憤不平。

這個認知跟2010年鄭弘儀在大話新聞上爆粗口罵人有關。依據《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助大陸地區研究生來臺研究作業要點》,陸委會委由中華發展基金會所補助大陸地區研究生,短期來台寫學位論文,兩岸學術交流性質且最多補助兩個月、每月兩萬元獎學金。最早是為了補助大陸民運人士來台。在事件爆發後,陸委會隨即取消這筆補助。然而輿論卻未定一端。

民主與社會運動

之前交換來台灣,剛好是2010年五都選舉,我跑去國小的開票所看開票,才發現民主選舉就只是唱票後在黑板上畫正字計票,沒想像中那麼複雜;當晚我也在現場聽蔡英文的敗選感言,覺得她也展現了民主風度,種種很符合我對民主環境的想像。相較之下我就不那麼關注立法院生態,只覺得立委間沒什麼意識型態上的相互尊重,當人欠缺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而是譁眾取寵或表現攻擊性就很難溝通。如果我是選民,我會很反感這樣的立委,我希望是文明得體的人代表我在國家議事廳面對他的政敵。人跟人之間的理性不同意,沒必要搞成不好觀感。

談到搞社會運動,說實話我們沒有這個土壤。當時在清大交換時,會意識到什麼叫做「言論自由」,那種可以毫無顧忌講話的新鮮感;但自己也不希望總是反覆講著激進言論。我還是經常參加社會運動場子,同志遊行、反核遊行都有去,甚至洪仲丘事件在國防部喊話的那一天也有去。318學運時有過去立法院看看,原本想進去議場,但立法院門口有人把守就沒進去,只好在外頭晃晃。

比方說我同意江宜樺院長應該驅離行政院,但對318佔領立法院不置可否。立法院畢竟是民意機構,透過違憲手段議事,當然人民就有不服從的權利,不過當然也有人反對衝進立法院,這派論點大概是說:如果立委草率立法不代表人民,那學運的幾個人衝進去代表人民嗎?我對「人民授權」的代表性問題沒有想得太清楚,也說不出一個絕對標準,所以不置可否。

但衝進行政院這件事,我倒是有把握那是不對的行為。因為行政院是執行機構,本身就是選舉授權、由行政首長組閣的機關。立委可能時不時得確保他被授權的權限,可能立法院立委們已經沒辦法代表民意,此時只好佔領立法院;但這套在衝進行政院上就說不通。內閣本身有其穩定性,不能要求隨時重新確認行政院長及內閣的代表性。行政院江宜樺院長是馬英九總統任命的,馬英九總統是2012年選舉產生的,台灣選舉以國際標準來看至少算是公平、公正的,沒有什麼重大缺陷,既然具有代表性,衝進去就顯得不合適。因為行政院並不是要代表人民,而是行使國家權力。所以那天晚上民眾毫無顧忌地衝入,當然是要被驅離的,我相信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而且第二天說這是「血腥鎮壓」,我不這麼覺得,主要是因為「血腥」的定義不清,而且衝進行政院就應該會有這種預期會被趕出來。如果談政府執法的比例原則,就我個人的標準,我會覺得國家在那一夜做的驅離行動沒有應被批評之處;以時間來說,晚上七點多衝進去行政院,半夜才開始驅離,國家機器可說是非常克制;如果國家機器還不動手驅離才很奇怪——像香港現在是占據公共空間,佔據廣場不清尚且說得過去——在圍牆內的行政院已經不是公共空間,此時若被佔領當然應該被驅離。

轉型正義與中國關係

依我個人的看法,台灣民主的主要問題大概是沒做好轉型正義吧,台灣社會沒有經過徹底的反省與清算,那麼龐大的黨國官方資源與利益鏈條,並不會只因為舉行選舉而消滅。一個國家要轉型,勢必對過去歷史作出深刻的反省。現在的蘇共的民眾支持度不高,不曉得為什麼台灣的國民黨還有這麼高的支持率,我想可能是因為國家建設尚未完成,或是內部還沒徹底清算吧。

另外一個問題是來自於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跟香港的處境類似。主權不獨立,沒辦法得到完整的民主生態,可嘆的是台灣當權者對定位模稜兩可,搞得台灣人民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清楚國家一貫的政策方針是什麼。

這幾年在台灣的轉變?

我有時候會覺得台灣人跟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包含六十年來的地理,與政治、經濟、社會、與國際地位的發展鴻溝,而這也造成生命經歷的不同。

這樣的斷裂很難彌補,台灣人對我而言是外國人,有些東西很難溝通,從小看的書、接受教育,社會觀感認知,都有根本不同。儘管現在雙方開始有較多交流溝通,但這與要能夠明白跟深刻體察彼此生活脈絡背後的情感又是不同的,所以我常常覺得我與台灣人是兩種不太一樣的人。這麼長時間的社會分割造成的不同,到底現在是強化還是弱化?其實我很難給出確定答案。我覺得政治上的對立與不信任是強化的。不光是台灣人不信任中國人,中國人其實也不信任台灣人,這種不信任來自於中國人認為台灣人無法感知那種對中華文化、文明的熱愛。隔閡環境下,雙方都不信任。更何況目前雙方政府互動方式更是再強化雙方人民間的不信任。

不過在台灣待久了,不討論敵我關係,反而又覺得沒什麼差別。就好比你在國外待久了會有這樣的心得。我發現越來越多不同之處,也發現很多相同的地方,對一個地方從不了解到熟悉都是這樣的。我覺得台灣人之間的距離一直都是比中國人之間的距離要來得近,社會信任感比較強。

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

如果要我給未來交換或是來台灣讀書的陸生一些建議,一方面我會建議他們不要先入為主認為自己是來統戰的,來者是客,既然來到這個地方就看看台灣人怎麼想,也許你會有更多有意思的發現,甚至修正你原本視為斬釘截鐵的結論也說不定。另一方面,我覺得來台灣求學生活如果遭受到不友善的對待,像是前面提到的計程車司機,認為陸生們剝奪了台灣人民的利益,我覺得當然可以與他理性溝通,但更好的做法或許是借用這個受傷經驗,去進一步反省問說這樣的不友善對待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是什麼,而我又能去改變它什麼,用更多同理心去感同身受,也許才能超越彼此間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