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新進教師專訪-劉康慧副教授

訪問整理/廖士鋒(政碩三)

首先想先請教老師求學的經歷

我的求學經歷有很多因緣際會,一路上有許多機遇以及貴人的幫助。我對想研究的問題一直都很明確:一群人在組織裡為相同的願景努力,並且實現目標的同時又能造福大眾,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但是,要如何發揮群體合作的效率及效益呢?

我選擇進入了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可是發現商學院學習的內容多是營利導向,不太符合我想追求的問題。但在求學過程中,我對以效益極大化為主的經濟學產生了興趣,就去唸了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經濟研究所。而當時很幸運地讀到了非營利(nonprofit)相關的知識,在2005年非營利是很新的概念,很巧的是,當時美國也正好成立了第一個慈善學院:印第安納大學慈善事業博士班。因緣際會之下,我進入了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的博士班,主修公共行政跟公共管理,以及專研非營利組織管理。

很多時候,我們念的東西不會一開始就能直接解決我們想研究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些不同的求學歷程,期間學到的技巧、工具都會對自己有非常大的幫助。隨著不同因緣,我在經濟學到了分析方法,在商學院學到組織行為學,又在公共管理學到了政策、法規、制度對這些議題的影響。這些學習過程提供了很多工具、思考模式,也讓我在跨學科領域學到很多。

曾經有一位老師推薦我到華盛頓特區的智庫工作,在那裡我看到要如何將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去幫助他人,這個老師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所謂的知識,除了追求真理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對社會有正面的幫助,並且不要強迫自己為了念書而念書。這個觀念幫助我克服許多事情,所以我還蠻推薦一時找不到方向的學生先去智庫、立法院等需要政策建議或討論的地方實習,實踐知識應用。一路走來學到很多,我很感謝給我機會的老師們,以及在各個階段遇到的貴人。

老師曾在香港大學任教、也曾至多校訪問,而什麼因素讓您最後決定落腳於臺大?

臺灣學術界最吸引我的就是學群、團隊的概念。臺灣的老師很有團隊精神,學生基礎的學術訓練也很好。過去研究地方治理的過程中,就有跟臺灣的學者合作,並且合作印象很好。之前也有一起研究社會政策中非營利組織的協作關係。研究團隊協作過程中,看到這麼多優秀老師很樂意跟其他人合作,大家不但一起把研究很好地完成,跨領域之間也激盪出很多有意思的火花。經過那樣的團隊經歷及合作經驗,讓我在衡量時有很好的印象。

還有,臺大目前正在推國際化與跨領域,來到臺大,我也希望在國際關係方面的連結網路能對臺大有幫助,例如我現在是非營利組織與志願行為研究學會(ARNOVA)的董事。另外,臺灣慈善組織發展得非常成熟,我希望能把臺灣非營利研究跟國際研究在學術方面連結起來。綜合所有因素,臺大與臺灣的學術網絡吸引力讓我決定在臺灣、留在臺大;另外,家人在臺灣也是考量之一。

老師曾在美國受教育、曾於香港大學任教、並在中國大陸與美國擔任訪問學者與短期教學,能否略為比較各處的學生,在學習及研究上有什麼重要差異?

以我過往在這三地教學的經驗,這些地方的學生都有想要為社會貢獻的心,都是有理想、願景的。但學生在學習上有也有不同的特點:美國學生很講究獨立自主的思考,他們講究挑戰、問問題,不太會依賴老師,而是會自己找辦法。例如:在網路上尋找解答並運用在自己的問題上。香港則非常注重專長培養,每位學生至少會三種語言(中文、英文、廣東話),另外,他們一定會發展第二專長。一個學生的暑假,甚至可以在七個不同的地方實習,而且都是非常要求專業性。臺灣的話,印象深刻的就是實作與創新。有一次看南投地震社區重建,有學生幫忙設計社會企業地圖促進產業發展,很有創意,並且將知識實踐於生活。

在這三地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有經驗應用學校所學的知識,或者在解決問題時碰到困難然後從學校找方法去解決,如此能更深入地培養能力,而這也是一個趨勢。

您很早就到國外念書並完成博士學位,請問老師對於有志於就讀博士班的同學,選擇在國外或者本地就讀的差異,能否分析並給予建議?

在美國念博士班衝擊比較大的是,除了閱讀量龐大之外,很多美國政治歷史的內容我們不是那麼熟悉,所以我會建議要念博士班的同學要先有一技之長,這樣就比較不用擔心背景差異,因為還是可以從做RA開始了解政策過程。在美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老師帶你。如果有一技之長的話,跟著老師學就會很快。

我也鼓勵同學,到國外念書除了知識上的增進,也要跟在地融合,多幫助別人、多分享。我過去參與了很多學院的事務,也擔任過學院的學生會長。在國外讀博士班,也可以多參加研討會,這些經驗能讓你了解現在領域的研究趨勢,並得到很多回饋。

在國外讀書會碰到很厲害的學者,這也會對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我去參加過經濟諾貝爾獎得主Elinor Ostrom的Workshop。有一次,我們和朋友學會了網絡分析,一起開了社會網路分析與應用的workshop,沒想到Ostrom竟然也來參加,並非常謙虛地說想來這裡跟我們一起學習。而我後來才知道,Ostrom在社會網絡分析有重要的理論貢獻。這讓我看到,真正有實力的學者是無時無刻都在汲取知識。

國內或國外念書,原則都一樣。我覺得第一要有目的性、第二要有良師、然後要接地氣融入社群。其他只是地域的差別。如果希望研究能在國際上有貢獻,我會鼓勵學生到國外研討會發表、當訪問學者。你知道你想要什麼,其他都是可以創造的,不限於在國內國外。

老師的專長包含非營利組織管理與政府眾包(crowdsourcing)等,對臺大政治系的同學們可能是有點生疏的概念,可否請老師說明目前的研究重點與進程,及其與臺灣現有的政治學及公共政策學科,甚至實務層面能夠如何呼應?

我研究的一大涵蓋範圍是協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協同治理的概念就是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朝著一個目標執行。因為我的求學經歷橫跨商學院、經濟、社會等等,所以更關注跨部門如何合作完成政策的制定與實行、提供公共服務。

我的研究有兩個部分,其中一個是非營利管理,因為很多重要的社會福利政策,都是要透過非營利執行。我在這個領域主要研究組織行為、自主性、效率,及他們怎麼在政策制定過程發揮影響力,另外還有數據庫的建立。我的研究也包括跨部門趨勢,有很多非營利組織轉型成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也有很多營利事業開始以社會福祉為使命。目前的研究就是在看跨部門趨勢轉變(Intersectoral Study),還有透過社會網絡分析研究他們的協調性,但還是偏重於研究他們怎麼樣執行政策、績效跟影響力、對人民生活有沒有改變。

還有一塊研究領域是科技進步的趨勢,像政府眾包(Crowdsourcing),其實就是運用科技增進人民參與、激發出群眾智慧( Wisdom of Crowds)。現在許多平台在商業部門被廣泛運用,而公部門的平台運用也很重要,社會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有心貢獻,可是缺乏管道,政府既然有科技工具,可以有方法地將眾人智慧與力量加入公部門。

實務方面,我在香港教授非營利相關課程時,修課人數一直在增加,很多各行各業的人都要跟非政府組織合作,新公共服務之下,非營利組織已經在政策執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幾年我在東亞跟美國都有被邀請,去訓練公務人員運用科技跟政府眾包等概念,讓政策的支持度提升、降低成本、增進人民滿意度跟信任感。我有一篇相關文章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刊登,是歷年來被下載文章第十二名,所以需求上是有的,我相信未來研究與實務面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很鼓勵研究生與老師們一起投入。

目前國際上公共行政的主流研究趨勢為何?國際研討會跟臺灣的異同?對於有志研究的同學們有什麼建議?

我覺得公共行政有三個大趨勢,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政府跟外部的關係。政府角色一直在改變,本來政府是一個政策執行者、然後是領導者,現在已經是公共管理人。「如何用引導取代命令,讓人民走向好的方向?」,這個「新的治理」概念延伸出一些重要方法來支撐,如:大數據、社會行為學、社會經濟行為學、實驗等等。藉由這些方法可以了解人們的行為,進而制定政策。

另一部分是公共行政開始進入反思期,反思公共行政的獨特性到底在何處。Woodrow Wilson曾說:我們需要公共行政學。但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困惑,公共行政的本質是什麼?是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還是經濟學?公行現在正在定義自己的角色跟位置。有兩種出路:一種是擴散型的,輸入各種跨學科進來,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學門;另一種是專精的,讓公行有獨特角色,這樣就要進入理論建構的階段。有志要研究的人,可以從研究公部門跟私部門組織的不同,動機、目標、誘因等差異及公共性等題目著手。

第三個趨勢就是國際比較,一直以來有在做公行比較的學者並不多,像是亞洲、非洲、印度,這些地方都很獨特,值得比較。我覺得可以透過國際學會以及工作坊,建立更多國際的研究團隊,來增進公共行政跨國比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