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新進教師專訪—安井助理教授

訪問整理/廖士鋒(政碩三)

首先想先請教老師求學的經歷?以及為何選在臺大攻讀研究所?

我大學念的是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系。愛知大學原本是日本人在上海設立的東亞同文書院大學,日本戰敗後撤回日本跟其他單位合併而成,所以可說是在日本最具傳統的中國研究機構。但愛知大學以前只有中文系,並沒有專門研究現代中國的科系,所以當時為了繼承東亞同文書院中國研究的精神,重新創設現代中國學系(1997),我就是第一屆的學生。現代中國學系的目的並不是學中文,而是用中文與中國進行對話,所以很重視留學這塊,實際上大學四年當中我兩年都在中國大陸留學的。

其實我上大學的時候已經決定要念研究所。這是因為我原本有考上比愛知大學好很多的國立大學,但當時因為想要專門學習與中國有關的領域所以才選擇就讀愛知大學。但其實愛知大學在日本的排名不是很好,很多人說學歷很重要,大家以大學的名字評判能力,所以建議我去念國立大學。但我堅持己見最後選擇愛知大學,而當初決定念研究所,就是因為這樣我的最終學歷才不會是愛知大學。

就讀大學期間我越來越對研究感興趣,但是一直都有一種自己無法深入理解中國的感覺,這是因為我大學期間只有學習當代中國的現象,並沒有學過政治學、經濟學等理論,所以決定念政治學研究所,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

之所以來臺灣念研究所,是因為一方面想要換視角,從不同的角度看中國,另一方面很多老師說臺灣的學術較為發展並開放。在碩士班期間,我努力補足政治學的知識,學習政治學的各種面向,但後來發現自己的興趣還是在政治思想,所以請陳思賢老師指導,寫了有關西方無政府主義的碩士論文。當初我還沒想過自己未來要念博士班或當研究者,但最後受到老師的鼓勵,加上自己撰寫論文時還蠻快樂的,所以決定繼續念博士班。我把博士論文的主題定為近代中國的無政府主義,碩士時研讀過西方無政府主義的著作,所以對這方面有基本的瞭解,但當時還缺乏對中國政治思想整體的理解,所以博士班前幾年我決心研究古代中國政治思想,有一年為了準備資格考,每天閱讀從先秦到近代的原典,也是在這時候奠定了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基礎。

請問老師,在日本,中國政治思想與日本政治思想之間的關係為何?

簡單的說,日本人追尋日本的根源時,不得不面對中國思想的影響。日本的國族主義者或保守主義者理所當然的不願意過度強調日本傳統中的中國因素,我也並不是說日本的思想或精神都來自中國思想,但是中國思想對日本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就政治思想的角度來看,以天皇為主的國家模式中可見中國政治思想的影響。明治維新時,日本並沒有試圖拋棄中國政治思想因素,反而善用中國政治思想的資源建立新的國家模式,當時一些學者甚至認為日本才能實現中國政治思想的理想。當然,天皇制本身具有爭議性的,但理論上當時日本政治思想確實有依據中國政治思想之處。另外,在日本社會的一些人文特色中也可見中國思想的影響,例如,許多臺灣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覺得日本很有禮貌之類的,實際上,不管正面意義還是負面意義,日本人的行為模式深受禮思想的制約。日本社會的層級結構也一樣,一般的日本人在不知不覺受中國思想的影響,所以對日本人而言中國思想可以說是自己的一部份。

老師為什麼會選擇研究中國政治思想?

日本的大學畢業時需要寫一篇畢業論文,當時尋找論文題目時在書籍裡看到近代中國有過世界語(Esperanto)和無政府主義,而且寫到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幾乎都是世界語主義者。我還記得看到那一段文章時的興奮感,我就決定把中國無政府主義和世界語當作大學畢業論文的主題。我對無政府主義感興趣,可能與我的個性有關,從小我對學校抱有極大不滿,不斷反抗學校和教師的壓迫,後來上大學開始認知國家後發現,學校和國家的結構相似,所以自然對無政府主義感興趣。

就中國方面來說,很多日本男生從小就喜歡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中國的歷史故事,我父母看我對中國感興趣,高一時帶我去中國旅遊,但那時候我不覺得我接觸到的是真正的中國,只是觀光化的中國,所以我高一時就決心學中文自己去瞭解真正的中國。中國無政府主義就是剛好結合我以前感興趣的兩者,這是起初我選擇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機緣。

請問老師身為日籍學者,對臺灣政治學界有何觀察或感受?

剛來臺大唸書時有一種印象是,臺灣的政治學界深受美國的影響,尤其政治科學的研究盛行。讓我有這種印象可能是因為日本學術界自成體系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我也努力吸收政治科學的知識,雖然最後回到政治思想研究,但我覺得我接受臺灣政治學界的訓練是對於政治思想研究也很有幫助的。就近代中國研究的領域來說,由於近代中國的思想研究由歷史學主導,所以尚有在近代中國思想研究中建立政治學視角的空間。當然,日本或大陸的近代中國政治思想研究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希望我的研究對這方面有所貢獻。

另外,如果把觀察的對象擴大到臺灣學術界,有一種很明顯的感受是,很愛審查(笑)。當然審查對於提升研究的品質有幫助,但實際上有沒有幫助還要看審查人是什麼樣的人,有時候審查本身含有政治性。這可能審查制度面對的一個難題。

對臺大政治系學生有何印象?

我學生時已經深深感受到臺大學生的優秀,知識很豐富,上課發言侃侃而談,背書能力也很強。但是,可能太習慣背書的關係,有時候聽到的意見不像是他自己的,寫論文時也有同學不知道要寫什麼,有點缺乏靈感的樣子。

我在臺大教書之後對臺大學生的印象是,臺大學生過度在意分數。以前考完期末考之後,常有好幾位學生寄信來問為何自己的分數這麼低。有時候沒有在期限內繳交作業而被扣分等情況時,也有人會寄信來問能不能通融之類的。我想政治系的學生一定要知道,如果定了規範之後還可以通融的話,秩序怎能維持?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政治的原理分開思考,這些都在思維上連在一起的。

在臺灣、大陸與日本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各有何優缺點?臺灣有何獨特之處?

說到中國政治思想研究,臺灣的重要特色是,在政治學系裡面有這個獨立的領域。在日本,中國政治思想研究只不過是中國思想研究的一部份,是漢學或歷史學的一部份,並不是政治學獨立研究的對象。在臺灣,中文系、哲學系和歷史系都會研究中國思想,能於政治學領域獨立出中國政治思想研究,我覺得這是臺灣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最大優點。這種優勢大陸也有,但臺灣具備大陸所沒有的優點,就是學術上的開放性。由於近代中國離我們還很近,所以有時候現實政治的立場也會影響學術研究,在大陸這方面很明顯。這種問題當然在臺灣也存在,但相對來說,臺灣學術研究較不容易受這些影響,能夠與近代中國保持適當的距離,我想這也是臺灣學術界的優點。至於缺點呢,這不分臺灣、大陸或日本,就像剛剛所說,作為政治學領域的中國政治思想研究還不夠成熟,但反過來講也表示年輕一代的學者還有發展的空間。

老師觀察目前臺、日、中的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趨勢為何?

單純從學術環境來講,感覺臺灣和日本有衰落的趨勢。臺灣和日本面臨少子化的問題,國家經濟狀況都不佳,所以政府不重視文科的研究,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人員也減少,這是一種趨勢。這樣講好像有點自嘲,但我這個日本人這次能夠得到中國政治思想領域的教職,不就是代表很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嗎?當然,大陸就不一樣,大陸正在發展,學術研究的經費大幅度擴增中,就學術規模而言,未來大陸領導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可能性蠻大的。但是,到時中國政治思想研究也會面臨失去學術中立性的風險。所以,我的使命就是利用臺灣的優勢興盛中國政治思想研究。

老師對有志於研究政治思想的學生有何期許?

政治思想研究常被認為對未來的發展沒有幫助。以前我也常被說:「做政治思想研究,未來可能找不到工作」,「日本人做日本研究比較吃香」之類的,但我還是堅持自己想做的研究。我想,想要做政治思想研究的人需要堅持自己,不要為了工作才寫論文,就是要有一種決心,未來找不到這方面的工作也沒關係。雖然學術研究並不是發揚自己思想的地方,但是沒有自我就無法從事政治思想研究。所以講大膽一點,我期許有志於政治思想研究的學生能具備思想家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