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刊頭底紋圖

「資訊時代下的世界新秩序、新典範與新治理」學術研討會紀實

丁昱雯(政研三)

本系與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政治學系於108年5月17日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資訊時代下的世界新秩序、新典範與新治理」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本系趙永茂名譽教授擔任召集人,廣邀各大學者專家共襄盛舉。研討會的成果也將集結成書,作為國際關係學界重要的學術里程碑。

這次研討會的舉辦也有為本系蔡政文名譽教授屆八十大壽慶生之意。蔡老師數十年來作育英才無數,影響臺灣國際關係學界深遠。各大學者專家藉本次研討會聚集,除了一同為蔡老師慶生外,更促進學術間的交流互動。研討會共有一場專題演講及三個場次的論文發表,深入探討資訊時代的來臨如何在國際、區域及國家的層次上影響當前世界秩序、典範與治理的發展。

研討會的開幕式由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趙永茂名譽教授致詞,對不辭辛勞與會的各位學者專家表示歡迎之意。趙永茂老師表示資訊科技革新不僅會牽動國家經濟發展,亦會影響國際政治版圖的變動;為各國政府不容忽視的課題。舉辦此次研討會能廣邀不同領域的學者菁英針對此議題進行深入探討,無論是在實務面抑或政策面皆能提供具學術意義的見解。

專題演講

蔡政文老師於演講開頭首先感謝各個主辦單位極力促成這場研討會的產生,也感謝趙永茂老師及學生們盡心籌備會議。談及八十大壽有何感言,蔡老師表示與七十歲時相比,拍照看起來比較老,身體毛病也一一浮現。不過現在蔡老師感覺已好很多,也即將出版專書,探討科技對國際關係的影響,今天的演講即是基於此書內容展開。

資訊時代讓全球出現很大的轉變,第一次的電力革命及現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都對世界造成很大的影響。舊制度與舊規範因而受到很大的衝擊,國際關係也因此需要作出調整。蔡政文老師認為在資訊時代下國際關係因科技有了兩點的改變,一為權力定義的改變,二為權力本質的變化。前者可見諸近幾十年來羅伯特·基歐漢(Robert Keohane)、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等學者紛紛重新詮釋權力的舉措,後者則為Joseph Nye所提的軟實力(Soft Power)、硬實力(Hard Power)及巧實力(Smart Power)。這兩點改變顯現出國際關係已產生變化,蔡教授舉外交、戰爭、文化及經濟這四大領域為例分析之。

對外交領域,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削弱甚至抹除傳統外交官扮演的角色,媒體第一時間的報導亦促使政府須立即做出外交決策。談及媒體是否能影響外交政策議題設定的辯論,主要分為菁英說及議題說兩派,蔡老師較傾向認同菁英說,認為菁英早已決定媒體的議題設定,媒體僅是反映政府決策的旗子。

戰爭是受科技影響最為顯著的領域,武器的種類與革新會影響戰爭的類型與戰略的施行。在有別於網路的實體世界中,通常可將戰爭區分為核子、傳統、游擊、自動化等類別,科技將促使運用無人機、機器人作為武器的自動化戰爭成為未來的趨勢。如今網路科技的引入後,戰爭已不能再被分類為單一的類型,而是結合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的混種戰爭。網路戰爭也將是未來重要的戰爭型態,針對網路犯罪的問題,蔡老師認為目前各國傾向自行立法解決,將來則可考慮運用國際規範促使各國合作。

科技造成文化領域有兩大改變,第一個為內涵的改變,過去文化屬於靜態且固定存於特定疆域範圍內,現在文化「發展的過程」即為其內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自成立以來便力促各國簽署相關條約,促使全球人民對文化更具多元包容能力,以減少各國因文化差異而產生衝突的可能性。第二個改變是儘管科技促成文化全球化,但區域化、在地化變得更加明顯。很多全球化的變化是在區域化、在地化下產生,故稱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

至於科技為經濟領域帶來的改變,由於時間因素,蔡老師則簡短帶過,主要談及科技改變了經濟領域中的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多個層面,並認為在當前若有國家未搭上全球化及數位發展的列車就會被遠遠拋下,難以望他人項背。

面對未來的展望,蔡老師認為就國際體系而言可分為四點。一為全球體系必然持續存在,且體性內行為者因數量增加及相互依存的關係越發密切,衝突的發生也會越發頻繁。二為就權力結構而言,國際體系可能會從目前的單極轉為兩極或三極體系。蔡老師認同肯尼斯·沃爾茲(Kenneth Waltz)的說法,認為世界體系不會在明天變成兩極體系,但在未來會變成兩極體系。三為僵持的和平會從雙邊改為多邊,四為探討經濟秩序的改變是否會造成國際體系的改變,蔡老師認為就目前而言不太可能。

第一場

第一場次由全球層次的角度探討資訊時代對世界新秩序與治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由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暨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長王高成教授主持。第一場的討論有五位發表人,分別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朱雲漢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林文程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林建甫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唐豪駿博士候選人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蔡季廷副教授。四位評論人分別是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鄧中堅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朱新民教授、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教授及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鄭子真主任。原定評論蔡季廷副教授論文的國立金門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侯廣豪副教授因金門大霧無法出席,故請鄭子真主任代為評論。

朱雲漢教授以「改良主義而非修正主義:中國全球角色的浮現」為題,探討正在崛起並追求全球議程的中國,是否會取代,並且能夠取代美國逐漸衰退的全球領導角色。朱教授首先運用奧蘭·揚格(Oran Young)引介的概念性框架,解釋為何中國有潛力成為可靠的全球領導者,並有能力成功地局部取代美國的領導角色。文章提供中國正在醞釀的全球議程之基本輪廓,並探析中國此舉對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意涵。針對西方國家認為中國興起將可能會破壞西方所主導之世界秩序價值觀和規範的疑慮,朱教授認為中國是否屬於修正主義國家的爭論,須端看行為者是從西方中心或全球共同體的視角看待之。於結論朱雲漢教授認為後霸權的世界秩序將會是複雜且多形態的,無論是美國或中國都難以獨力撐起維護世界秩序的大任。故朱教授建議西方政治菁英若欲延續二戰後自由世界秩序的遺產,就必須與中國及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進行建設性的交往,方能維持並改革現行多邊國際制度、落實多邊合作倡議,以持續維護全球共同體的發展。

林文程特聘教授發表的題目為「美中競爭與印太區域秩序重整」,認為當前國際體系面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美國優先的經貿政策及中國崛起等兩大衝擊互相衝突的情況。因此以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為基礎,探討美中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競爭,分析美中在印太地區秩序的主張,並評估印太區域秩序未來可能重整的方向。首先林老師運用肯尼斯·歐甘斯基(Kenneth Organski)的權力轉移理論分析美中爭霸,並運用國防預算、國內生產總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等多項指標探討美中的權力轉移是否正在發生;引用問券調查各國人民及菁英的認知來分析美國是否認知到中國想取代美國的企圖心,及中國是否有爭霸的企圖心。接著詳盡探討美國與中國個別對印太秩序的主張,並分析中美彼此對另一方企圖及舉措的認知、對應策略選項與實際作為。林文程老師接續分析美中競爭對印太國家的衝擊,國家於其中面臨選邊站的困境,業已衝擊印太的區域體系。面對未來發展,林老師認為中國面臨的內部問題(貧富差距擴大、分離主義問題、越發威權等)及外部問題(美日澳制約)將會決定中國即便未來入主印太地區,也難以真正領導之。

第三篇論文由林建甫教授與唐豪駿博士候選人共同發表,探討資訊時代下的世界經濟秩序。人工智慧科技(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快速革新,促使工業4.0(Industry 4.0)時代的誕生,文章首先說明工業4.0與過去的差異,接著說明AI的發展、大數據(big data)在資訊時代下的意義。兩位作者接著分析AI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等應用方式帶來在經濟模式、生產模式、消費模式等方面的變化,如帶來3D列印的新生產型態、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 O2O)的消費模式、共享經濟的經濟型態等改變。文章於最後總結先前的論點,認為AI的出現將改寫經濟理論。並且建議臺灣於面臨工業4.0的關鍵轉型時刻中,應善用強大的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優勢,除積極進行軟硬體整合外,亦須結合製造業與服務業,才能取得更大的附加價值,進而在全球競爭中取得相對優勢。

蔡季廷副教授以「人工智慧下的國際海洋法秩序法初探:以無人船舶為中心」為題,探究人工智慧無人船舶對國際海洋法及國際法秩序的影響。蔡老師首先釐清人工智慧的定義、分類及於海上的應用,接著討論人工智慧無人船舶在海洋法公約上的適用爭論。因國際法對船舶有不同的定義,沒有船長的無人船舶是否能被認定為船舶?若人工智慧無人船舶被運用在軍事方面,是否能被稱為軍艦?另外,若具有完全自主性的超級人工智慧無人船舶違反國際法時,法律責任該如何歸屬,其是否具有獨立法人格?這些都是人工智慧科技不斷演進後,國家與實體必須針對海洋法、國際法進行處理的議題。於結論中,蔡老師認為軟法與部分國內法將是此議題上比較重要的規範工具。未來超級人工智慧在完全無人自主船舶或載具的運用,將衝擊諸多海洋法上既有的法律概念與解釋,也勢必會影響權力政治的分配。

第二場

第二場次由區域層次的角度探討資訊時代下區域的秩序與治理模式,由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包宗和名譽教授主持。第二場的討論有五位發表人,分別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吳玉山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沈玄池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特聘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陳文生教授及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王順文助理教授。四位評論人分別是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宋學文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蘇宏達教授、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副教授及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左正東教授。原定評論吳玉山教授論文的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宋學文教授不克出席,故將評論稿予陳文生教授代為評論。

吳玉山教授發表的題目為「不均衡戰略三角與兩岸關係的比較性研究」,試圖搭配國際局勢的發展對兩岸關係進行理論化的比較性研究,發展大小國互動(interactions between big powers and medium-and-small countries, IBM)理論。吳老師認為西方的國際關係理論主要研究大國外交,小國因此被忽視,然而單研究小國也會忽略大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此最適宜的國關理論即須結合兩方視角。文章首先討論中國再起將會讓世界形成兩強體系,因此其餘國家將成為兩強間的中小國家,如此形成普遍存於全球的不均衡戰略三角結構。然而因現有國關理論文獻中的戰略三角模型未有考慮到權力不對等的問題,因此於文中架構IBM的分析框架,以東南亞國家與台灣作為案例,探討中小國家在擔任「伙伴」、「避險性伙伴」、「樞紐」這三種角色的優劣。文末討論「不均衡戰略三角」可以拓展的四個研究向度(同時同域、同時跨域、同域跨時、跨時跨域),期望藉此深化兩岸關係的理論性研究。

沈玄池教授以「歐盟氣候治理:以因應全球暖化與減碳為例」為題,探究歐洲聯盟此一在氣候治理議題上具重要地位的超國家組織如何因應全球暖化及減碳。沈老師於文中以豐富數據與資料作為背景資料佐證,以期讓歐盟作為國際間推動治理的典範。論文首先討論歐盟氣候治理的背景因素,是為了因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會員國的空氣污染問題、環保意識抬頭等,故將環保政策視為其共同政策中最重要的意涵。文中接著逐項討論歐盟所揭示的節能減碳政策目標、氣候治理的法律依據、決策機制、運作工具、減碳政策之實踐、歐盟在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時的國際角色。並評估迄今所達成的成效與未來展望。沈老師認為僅管歐盟內部氣候治理成果甚豐,然而國際社會在各國利益考量的情況下成效仍不彰,特別是在2017年6月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議之後,短期之內恐不會看見全球暖化有任何減緩的情形。

寇健文特聘教授在論文中檢視習近平時代與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的中共黨國體制有何異同。文章首先回顧比較威權主義對威權維持政治穩定或促進經濟的文獻,寇老師認為因習近平上台後打擊政敵與腐敗幹部、重用親信強化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等作法,背離既有國關文獻認為威權統治者會使用「權力分享」與「社會籠絡」方法的邏輯,故覺得有必要探討習上台後的新黨國體制。文章接著描述習近平即位前中共高層政治的權力格局,並分析習近平重塑中共黨國體制的原因為國內外環境氛圍趨緊、黨內高層生態改變、個人政治性格與使命。寇老師稱該體制為「黨內總統制」,並歸納出個人集權、黨委擴權及大部制改革2.0三特點,並於結論中指出該體制將造成糾錯機制缺位、習近平個人的健康安全將成體制成功運作的前提、1980年代老人政治可能再現的問題。

陳文生教授與王順文助理教授認為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後已證明傳統地緣政治理論無法全面分析中東情況,特別是在全球化現象與地緣政治發展的方面。故論文首先分析有關全球化與地緣政治發展關係的學說之理論假設,以探析當前中東發展趨勢的要素。接著以經濟性資料與例證,分為地權政治衝突、地緣經濟及民主發展等三大面向檢視中東秩序在全球化影響下的變化。文章接著探討各種相關研究途徑的解釋力,試圖找出研究中東的合適途徑。作者認為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並非互斥的概念,而是兩者並存且相互影響;因此中東的態勢形成全球層次的政治、經濟、文化層面與區域層次的地緣政治持續互動的動態辯證關係。

第三場

第三場次由國家層次的角度探討虛擬與真實世界的國家治理與安全規範,由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趙永茂名譽教授主持。第三場的討論有四位發表人,分別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蕭全政教授、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黃富源講座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楊鈞池教授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專業陳奕璇博士候選人。四位評論人分別是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周育仁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楊永明教授、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何思慎特聘教授及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系主任余小云副教授。

蕭全政教授以「全球化下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組織改造與治理」為題,試圖從全球化的潮流中分析台灣的政府組織改造。全球化會影響與衝擊組成國家的四大要素—人民、土地、政府與對外交往能力,政府或公部門皆需因應之。因此文章首先討論全球化潮流的起落,分析隨之而來的全球性政府改造運動及該運動如何影響台灣。蕭教授將台灣的政府組織變革分為前後期,首先分析行政院組織法的暫時體制發展、解嚴後的承平體制化改革,接著分析全球化後的行政院組織改革原則、行政院與地方政府的組織改革。於結論中,蕭教授指出無論是中央層級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抑或地方層級的縣市合併升格皆尚未完成其週期性任務,值得公部門的檢討與反省。

黃富源講座教授發表的題目為「虛實世界的治安議題與難題-當前網路犯罪防治的理論與實際」,檢視台灣近年來網路犯罪的情況、發展、趨勢。由於網路犯罪的門檻低、不易追蹤、犯罪人無罪惡感等因素,讓網路犯罪隨著資通訊技術創新而更加猖獗。黃老師檢視現有犯罪學理論在防治網路犯罪上的適用與限制,以治安治理的角度,檢討當前網路犯罪防治的利弊得失。接著以法律、制度、人員、專業的角度提出建議,提供實務界網路犯罪防治之參考。除了呼籲加強國內執法外,黃老師亦考量到網路犯罪常存有跨國趨勢,建議需促進跨國執法合作,並培育相關人員積極主動反應能力,方能遏阻犯罪。

楊鈞池教授的論文則集中探討近年全球極右派與民粹主義勢力崛起的影響。文章首先引入民粹主義興起的理論分析,接著以日本為例,介紹其極右派政黨或政治勢力的興起與演變。楊教授指出日本右傾化具有三項特徵,分別為極右派政黨的出現、推動保守主義色彩的公共政策以及跨黨派的極右派政治團體滲入各社會層面。在結論中,則提及臺灣2014年白色力量的崛起至今韓國瑜現象的出現,是否顯示我國政黨政治發展逐漸跟上全球趨勢,認為可作為相當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後續應觀察臺灣是否出現中產階級對政治的疏離及政治主流的流失現象,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陳奕璇博士候選人以「美國網路安全戰略與治理之研究」為題,試圖解析美國在網路無政府狀態下如何進行網路治理,並探討科技發展如何影響單邊、雙邊與多邊行為者權力關係的變化。陳博士候選人自1990年起分析美國網路安全戰略的緣起、發展、取向與規範,並列出美國網路安全戰略以國家利益為根本、官民合作、促進科技進步以領先他國等7項特色。文章於最後展望網路安全秩序的未來發展方向,認為之後各國網路戰略內容將會趨同,終將出現稍具秩序的網路世界;並建議需在維護和平、問題解決為原則下建立各國多邊合作機制方能打破網路無政府的迷思。

閉幕式

閉幕式由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系余小云主任致詞,首先向各位專家學者們的參與表達感謝。余主任表示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必須對科技革新將對國際社會、國家甚至個人有何影響產生一清楚且整體的認識,尤其是關注國際現勢發展的各位與會來賓與學生們。除了總結此次研討會為與會來賓帶來的收獲外,亦表達此次研討會對國際關係未來學術討論方向的重要性。於最後期勉各位與會來賓與學生們,在現今的資訊時代下必須持續溫故知新,方能跟上時代的變遷。為期一天的「資訊時代下的新世界秩序、新典範與新治理」學術研討會就在現場來賓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