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4/24 台大博生論壇訊息

台大政治系博士生論壇成立的目標在於,希望透過工作坊(workshop)的形式來協助博士生寫作專業學術論文,本次論壇資訊如下。

  • 時間:4月24日星期三晚上七點
  • 地點:徐州路社科院第四會議室
  • 發表人:博班同學江俊宜
  • 題目:集體行動模型比較福島核災前後反核遊行規模和影響力之別—後福島時代「核電『風險認知』」的浮現
  • 評論人:台大社會系何明修老師,政大公行系杜文苓老師

摘 要
台灣身處核能電廠的爭議已久,然核電議題在台灣的公眾論述領域當中,經歷相當大的波動,從2000年廢核案後降到谷底,直至2011年福島核災後才又急遽升高,尤以2012、2013兩次全台性的反核遊行為甚。本文試圖以Oliver集體行動模型,解釋福島前後的台灣的反核遊行規模與影響力之異,在於後福島時代核電「風險認知」之普及。
福島核災前,反核遊行的「個人認知函數」與「個體動機」是最主要的觀察焦點,其龐雜交織於信念、意識形態與政治議程得程度,造成集體行動的動機低落的障礙。接著,我們並藉前福島時代台灣國內最具張力的核電相關爭議—2000年廢核案—為例來凸顯此時期的可觀察軸線,包括核電廠鄰近居民之迫切利害關係,以及反核的多端主張,總結而言,該時代的風險認知在污染鄰避效應與個人信念參與者之間拉扯,造成遊行參與規模與影響力有限的後果。
然福島核災戲劇性地轉化了民眾對核電的風險認知,其造成兩個重大影響,一是核災與海嘯畫面廣泛傳遞,提高了一般民眾對核電「風險認知」的普遍性關注程度,對台灣的總體核電風險認知,從鄰避現象轉為難以估計擴散範圍的「逃命圈」;另一端則是執行品質的闕漏,如核二廠螺栓衰退、核四施工不良爭議等等,提高了民眾對「核四」施工的質疑。上述兩者使風險認知從「不關心」轉為「不放心」。由此可知,後福島時代反核議題的影響力擴張,福島核災的後續效應,以及後續國內相關的核電訊息,扭轉了過去「核電」與「核四」的風險認知。根據上述,本文推論由於個體動機的改變,反核遊行的集體行動函數之輸出項也與過去相異,「風險認知」成為核電遊行規模與影響力擴大的最重要變項。

報名網址

 更新時間: 2013-04-08 1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