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5/26博士生論壇

發表人:陳無邪(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戰後初期地方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以西螺大橋的建造為例
評論人:陳翠蓮教授(臺大歷史系)、姚人多教授(清華大學社會所)
論壇地點:社科院七樓736討論室
舉行時間:5/26 晚上7點

論文摘要:
臺灣地方政治菁英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政治權力的移轉與政治時期:第一次是1945年從日本政權移轉到中國政權;第二次是二二八事件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吳乃德與陳明通認為,在二二八事件本土政治菁英經歷了恐怖屠殺與種種不合理的構陷、逮捕及迫害之後,本土菁英失去對政治的熱情,退出政治領域;此後,本土地方政治菁英的延續性產生斷裂,而這些空缺則由與國民黨親近的「政治新貴」所填補,而國民黨政權則因為地方政治菁英的斷層掌握了地方政治,進而鞏固了在臺灣的統治(吳乃德、陳明通,1996)。
地方上「政治菁英」結構的改變,是否意味著地方社會及政治已經全面由國民政府掌控,地方社會或地方菁英從反抗分子搖身一變成為國民黨政權下的順民?吳乃德提出的恩庇侍從理論,成為學者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的主要論據,但也有不少學者提出質疑。姚人多(2008)以日治時期保正系統及戰後初期村里長制度延續,挑戰吳乃德認為二二八之後台灣菁英主動退出政治領域的論點,就此兩位學者也有過一番論戰(姚人多,2008、2009;吳乃德,2008)。
二二八事件是否造成台灣菁英對於政治的噤聲,成為國民黨以恩庇侍從體系控制台灣的起點?若二二八之後國民黨所「建構」的恩庇侍從體系固若金湯,何以今日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未能延續?本文試圖重新以政治學與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切入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發生不久之後,台灣地方菁英的政治與公共參與,透過分析戰後地方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來理解當時台灣「菁英」的政治生命力與韌性。
西螺大橋是戰後初期台灣重要的基礎設施,興建經費來自美國援助計畫,復建計畫的推動則是來自於地方民間的力量,並非中央政府的規劃。本文發現,橫跨日治時期、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以及國民政府時期的西螺大橋建造工程,地方民間及菁英才是大橋的推手,當地仕紳運用自身的經濟與政治稟賦,在當時國民黨政權的議事規則下,尋求地方及自身最大的利益。當時西螺地區的仕紳也受到二二八事件波及,但這並未阻止他們參與地方政治與公共事務,似乎不符合吳乃德的理論。本文認為不能只從選舉統計資料或單一面向來分析地方菁英,應以歷史人類學的田野研究方法,結合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途徑,深入瞭解地方上的社會形成、社會網絡以及支撐整體社會的政治經濟因素,透過瞭解社會成員的行為及其稟賦,來分析臺灣早期社會與國家之間的互動關係。

線上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9wBBG9UVlR9uVzXSkbe6EvoEjinuxnFu9pkP-kFJRXQ/viewform

報名時間至 5/22為止
聯絡人:蘇慶軒 d00322003@ntu.edu.tw

 更新時間: 2015-05-18 10:19:27